蓆
艹部13画上下结构U+84C6
外语翻译
- straw mat, mat
- natte, place, siège, banquet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唐韻》:祥易切;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祥亦切,𡘋音夕。《說文》:廣多也。《爾雅・釋詁》:蓆,大也。《詩・鄭風》:緇衣之蓆兮。
义又,王應麟《詩攷》:蓆,儲也。
义又,蓆具草。《述異記》:一名塞路,生北方。古詩云:千里蓆具草。
义又,與薦席之席通。
又,《毛詩古音考》:音芍,叶敝予,又改作兮韻。
注解
〔蓆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申集上,康熙部首是艸部。
〔蓆〕字拼音是xí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艹、席。
〔蓆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xí] ⑴ 同“席”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一下反切祥易切頁碼第27頁,第22字續丁孫
蓆
廣多也。从艸席聲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二反切辭尺反頁碼第99頁,第3行,第1字述
廣多也。從艸席聲。
鍇注臣鍇按:《爾雅》:「席,大也。」《尚書》:「丕冒海隅蒼生。」蒼生,草木也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一下反切祥易切古音第五部頁碼第166頁,第5字許惟賢第72頁,第11字
廣多也。
段注《鄭風》。《緇衣》之蓆兮。釋故,《毛傳》皆云:蓆,大也。《韓詩》云:儲也。廣義與大近。多義與儲近。
从艸。席聲。
段注祥易切。古音在五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