騊
馬部18画左右结构U+9A0A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唐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𡘋徒刀切,音陶。《玉篇》:騊駼,獸如良馬。詳駼字註。
注解
〔騊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亥集上,康熙部首是馬部。
〔騊〕字拼音是táo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馬、匋。
〔騊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táo] ⑴ 〔~駼( tú )〕古代良马名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十上反切徒刀切頁碼第325頁,第16字續丁孫
騊
騊駼,北野之良馬。从馬匋聲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十九反切特豪反頁碼第800頁,第5行,第1字述
騊駼,北野之良馬也。從馬匋聲。
鍇注臣鍇按:史亦匈奴之畜,相如《賦》曰:「騊駼。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十上反切徒刀切古音第三部頁碼第1875頁,第2字許惟賢第819頁,第8字
騊駼,
段注逗。
北野之良馬也。
段注《釋嘼》曰:騊駼馬,野馬。如淳《漢書》注曰:騊駼,野馬也。師古曰:騊駼,出北海中。其狀如馬。非野馬也。《楊雄傳》。前番禺。後陶塗。師古曰:國名。出騊駼。按如淳用《爾雅》爲訓。顏氏駁之。誤矣。騊駼爲北野之良馬,故謂之野馬。
从馬。匋聲。
段注徒刀切。古音在三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