騋
外语翻译
- tall (7 chi) horse
- Stute (S)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廣韻》:《集韻》:落哀切;《韻會》:郎才切,𡘋音來。《玉篇》:馬高七尺以上爲騋。《爾雅・釋畜》:騋牝驪牡。《詩・鄘風》:騋牝三千。【傳】馬七尺以上曰騋。騋馬與牝馬也。
又,《集韻》:洛代切,萊去聲 —— 義同。
注解
〔騋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亥集上,康熙部首是馬部。
〔騋〕字拼音是lái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馬、來。
〔騋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lái] ⑴ 高七尺的马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十上反切洛哀切頁碼第323頁,第4字續丁孫
騋
馬七尺爲騋,八尺爲龍。从馬來聲。《詩》曰:「騋牝驪牡。」
附注姚文田、嚴可均校議:「《詩》當作《爾雅》。」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十九反切婁才反頁碼第794頁,第7行,第2字述
馬八赤爲龍,七赤爲騋。從馬來聲。《詩》曰:「騋牝驪牡。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十上反切洛哀切古音第一部頁碼第1852頁,第1字許惟賢第809頁,第6字
馬七尺爲騋。八尺爲龍。
段注《周禮・廀人》曰:馬八尺以上爲龍。七尺以上爲騋。六尺以上爲馬。《庸風》:騋牝三千。《毛傳》。馬七尺以上曰騋。鄭司農以《月令》駕蒼龍說《周禮》。龍俗作駥。
从馬。來聲。
段注洛哀切。一部。
詩曰騋牝驪牝。
段注下牝字各本作牡。今正。詩曰:騋牝三千。《毛傳》曰:騋牝,騋馬與牝馬也。《釋嘼》曰:騋牝驪牝。今《爾雅》譌作驪牡。而音義不誤。可攷。音義曰:騋牝頻忍反。下同。下同者,卽謂驪牝也。此以驪牝釋詩之騋牝。驪與騋以雙聲爲訓。謂騋馬驪色,亦兼牝馬也。此與詩曰不𥏳,不來也,合偁詩《爾雅》正同。若鄭注《周禮》則引騋句絶。牡驪牝玄句絶。駒句絶。褭驂句絶。孫叔然讀亦如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