怖
意思解释
怖
bù基本解释
◎惧怕。~栗。~惧。恐~。情景可~。
详细解释
动词
1.形声。从心,布声。《说文》“作‘悑’”。本义:惶恐,惊惧。
2.同本义。
昔者纣为象箸而 箕子怖。 吾畏其卒,故怖其始。焦心怖肝。 神心怖覆。
恐怖(由于生命受到威胁而引起的恐惧);怖畏(恐惧);怖怯(胆小害怕;恐惧);怖覆(恐怖而反复);怖肝(戒惧);怖沮(恐惧沮丧)
fear;
3.恐吓。
依托鬼神,诈怖愚民。
intimidate;
国语辞典解释
怖
bù详细解释
动
1.恐惧、害怕。
《淮南子 · 诠言》:“故福至则喜,祸至则怖。”《文选 · 张衡 · 南都赋》:“惮夔龙兮,怖蛟螭。”
2.恐吓。
《后汉书 · 卷四一 · 第五伦传》:“其巫祝有依托鬼神诈怖愚民,皆案论之。”《宋史 · 卷三六六 · 刘锜传》:“夏人儿啼,辄怖之曰:‘刘都护来!’”
外语翻译
- terror, fear; frighten; terrified
- terreur, craindre, redouter, avoir peur de, effrayé, terrifié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廣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𡘋普故切 —— 與悑同,《玉篇》:惶也。《後漢・第五倫傳》:其巫祝有依託鬼神,詐怖愚民。
又,《正韻》:博故切,音布 —— 義同。〇【按】普字滂母,博字幫母,此南北音之稍異也。
注解
〔怖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卯集上,康熙部首是心部。
〔怖〕字拼音是bù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忄、布,五行属水。
〔怖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心,布声。《说文》“作‘悑’”。本义是惶恐,惊惧。
〔怖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bù] ⑴ 惧怕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十下反切普故切頁碼第357頁,第22字續丁孫
悑
惶也。从心甫聲。
怖
或从布聲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二十反切判庫反頁碼第867頁,第4行,第3字述
惶也。從心甫聲。
反切………頁碼第867頁,第5行,第1字述
或從布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十下反切普故切古音第五部頁碼第2056頁,第10字許惟賢第899頁,第12字
惶也。从心。甫聲。
段注普故切。五部。
悑或从布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