拙
意思解释
拙
zhuō基本解释
①笨,不灵巧。笨~。弄巧成~。~劣。
②谦辞,称自己的。~作。~见。~笔。~著。
详细解释
形容词
1.形声。从手,出声。本义:笨拙,不灵活。
2.同本义。
拙,不巧也。 拙,钝也。 不利于人谓之拙。 予亦拙谋。 理弱而媒拙兮。 大直若屈,大巧若拙,大辩若讷。 每动作而受嗤,言发口而违理者,拙人也。 拙者不足。 理弱而媒兮,恐导言之不固。 汉家青史上,计拙是和亲。 姐妹们虽拙,大家一处作伴,也可解些烦闷。
性拙(生性笨拙);拙行(外行;不在行);拙诚(笨拙而真诚);拙鸠(相传鸠鸟性笨拙,不善营巢,常占据他鸟的巢而栖息);拙薄(拙劣浅薄);拙守(安于愚拙,不取巧)
clumsy; awkward;
3.我的 。自谦之辞。
拙妻好乘鸾,娇女爱飞鹤。 这妇人便插口道:“这个叔叔,便是拙夫新认识的兄弟。”
拙子(对人称自己的儿子);拙分(谦称自己的名分、职分);拙作(称自己作品的谦词);拙室(拙妇。称自己妻子的谦词);拙恶(谦称自己的作品)
my;
4.粗劣。
黄金即为侈,白石又太拙。
拙易(粗陋肤浅);拙野(粗糙);拙率(粗率);拙浅(粗浅,浅陋);拙恶(粗劣)
coarse;
5.粗俗 。
拙夫(粗俗的男人,或指粗俗的丈夫);拙俗(粗俗)
vulgar;
6.短浅 。
拙智(短见);拙目(眼光短浅的人);拙眼(眼光短浅的人)
narrow and shallow;
7.倒霉。
缅思桃源内,益叹身世拙。 中了一个甚么举人,就得了这个拙病。
运拙(命运不济;命该倒霉)
evil;
8.质朴无华。
巧诈不如拙诚。
拙木(质朴);拙句(自然质朴的诗句)
simple;
动词
1.不善于。
拙讷谢浮名。
拙生(拙于生计,不善谋生);拙政(拙于为政。亦用为谦词);拙宦(不善于为官,仕途不顺。多用以自谦);拙讷(才疏口拙,不善应对)
not good at;
2.穷尽;用尽。
计拙无衣食,途穷仗友生。
exhaust;
3.屈抑;粗暴对待。
径省其说,则以为不智而拙之。
rude;
外语翻译
- stupid, clumsy, crude; convention
- maladroit, gauche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古文: 䂐
《唐韻》:職悅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朱劣切,𡘋音梲,讀若專入聲。《說文》:不巧也。《書・周官》作僞心勞日拙。老子《道德經》:大巧若拙。《戰國策》:敎人而不能,則謂之拙。
义又,《釋名》:屈也。使物否屈,不爲用也。《史記・范雎傳》㊟〔即〈范睢傳〉〕:楚之鐵劒利,而倡優拙。
注解
〔拙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卯集中,康熙部首是手部。
〔拙〕字拼音是zhuō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扌、出,五行属金。
〔拙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手,出声。本义是笨拙,不灵活。
〔拙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zhuō] ⑴ 笨,不灵巧⑵ 谦辞,称自己的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十二上反切職說切頁碼第406頁,第18字續丁孫
拙
不巧也。从手出聲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二十三反切燭悅反頁碼第975頁,第4行,第3字述
不巧也。從手出聲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十二上反切職說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第2426頁,第3字許惟賢第1055頁,第3字
不巧也。
段注不能爲技巧也。
从手。出聲。
段注職說切。十五部。
白话解释
拙,行动不灵活。字形采用“手”作边旁,采用“出”作声旁。
字形解说
此字始見於篆文,從手、出聲。楷書同。字從「手」為義符,表示此字與手有關(最初應該指「手拙」);從「出」為聲符,不兼義,依《說文》,「出」字的本義為「進也」,古文字學家大都主張「出」就是從居住的地方向外出去,無論主張那一說,都和「拙」義無關。在六書中屬於形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