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汉语字典 >

髃的意思解释

骨部18画左右结构U+9AC3

骨部

18画

9画

左右结构

MEJY

BBWLB

LWLZ

76227

U+9AC3

255452511251125214 竖、横折、横折、点、横撇/横钩、竖、横折钩、横、横、竖、横折、横、横、竖、横折钩、竖、提、点

的笔顺

意思解释


基本解释

肩前骨;肩头。

[肩~]针灸穴位名。

详细解释

名词

肩前骨;肩头 髃微起者曰小髃骨,小髃骨之前岐出者曰肩端。——清· 沈彤《释骨》

front shoulder;

外语翻译


  • shoulder bone

康熙字典


康熙字典原文

正文

卷别 :正文・亥集上 部首:骨部 )

廣韻》:遇俱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元俱切,𡘋音虞 —— 與腢同。說文》:肩前也。詩・小雅・大庖》不盈〔傳〕:自左膘而射之達於右腢爲上殺。【釋文】腢,本亦作髃,謂肩前兩閒骨。

又,《廣韻》:五口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語口切,𡘋音偶。又,《集韻》:吾回切,音嵬。又,五公切,音㟅 —— 義𡘋同。

注解

〔髃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亥集上,康熙部首是骨部

〔髃〕字拼音是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骨、禺

〔髃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yú] ⑴ 肩前骨;肩头。⑵ [肩~]针灸穴位名。

说文解字
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四下反切午口切頁碼128頁,第12

髃肩前也。从骨禺聲。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八反切五斗反頁碼331頁,第5行,第1

髃肩前也。從骨禺聲。

鍇注臣鍇曰:「《詩》傳:上殺中髃。」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四下反切午口切古音第四部頁碼657頁,第1許惟賢293頁,第5

髃肩前也。

段注《士喪禮》記。卽牀而奠。當腢。注曰:腢,肩頭也。腢卽髃字。《毛詩傳》曰:自左膘而䠶之達於右髃。爲上殺。膘,脅後髀前肉也。何注《公羊》云:自左膘䠶之達於右髃。中心死疾鮮絜也。髃本謂人。亦假爲獸骨之偁。凡肩後統於背前爲髃。髃之言隅也。如物之有隅也。

从骨。禺聲。

段注午口切。四部。

©2025 在线词典网[www.zxcidian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在线词典网是专业的词语、成语、字典在线查询网站,本站数据仅供参考,最终以新华字典、汉语词典、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