斲
意思解释
斲
zhuó基本解释
①木工工具,指斧斤之类。
②砍;斫;削。
③雕饰;雕鑿。
④伤耗。
详细解释
动词
1.砍;削;斫。
采椽不斲。
斲冰(斫冰;击冰);斲木(砍削木料)
chop;
2.雕琢。
木不成斲。 木工不斲。 取起阴干,选良时吉日,用高手匠人刘子奇鋜成玉器。
斲琢(雕琢);斲模(雕琢模拟)
carve and polish;
越南字释义
斲
◎同“酌”。
国语辞典解释
斲
zhuó详细解释
名
◎斧头。
《左传 · 成公二年》:“孟孙请往赂之,以执斲、执针、织纴皆百人。”
动
1.砍、削木。
《庄子 · 天道》:“轮扁斲轮于堂下。”《史记 · 卷一二二 · 酷吏传 · 序》:“汉兴,破觚而为圜,斲雕而为朴。”
2.雕饰。
《淮南子 · 本经》:“木工不斲,金器不镂。”
两岸词典解释
斲
zhuó详细解释
1.《书》斧头。
孟孙请往赂之,以执斲、执针、织纴皆百人(《左传‧成公二年》)。
2.《书》砍;削。
轮扁斲轮于堂下(《庄子‧天道》)。
3.《书》雕饰。
竹不成用,瓦不成味,木不成斲(《礼记‧檀弓上》)。
外语翻译
- cut, chop, hack
- Biner, sculpter le bois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唐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𡘋竹角切,音琢。《說文》:斫也。从斤、从𠁁。【註】徐鉉曰:𠁁,器也;斤以斫之,或从畫、丮作𦘣。《書・梓材》:既勤樸斲。【傳】已勞力撲治斲削。
又,《韻補》叶株遇切。何晏〈景福殿賦〉:縱橫踰延,各有攸注;公輸荒其規矩,匠石不知其所斲。
又,叶竹鹿切。漢淮南王〈屛風賦〉:大匠治之,雕刻削斲;等化器類,庇廕尊屋。
注解
〔斲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卯集下,康熙部首是斤部。
〔斲〕字拼音是zhuó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𠁁、斤。
〔斲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zhuó] ⑴ 木工工具,指斧斤之类。⑵ 砍;斫;削。⑶ 雕饰;雕鑿。⑷ 伤耗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十四上反切竹角切頁碼第472頁,第9字續丁孫
斲
異體斵、𣃃、𣂪
斫也。从斤、𠁁。
鉉注臣鉉等曰:𠁁,器也。斤以斲之。
𦘣
異體𣃂
斲或从畫从丮。
附注段玉裁注:「从斤,𠁁聲……或从丮,晝聲。」王筠釋例:「𠁁,酒器也。在此則非本義,蓋匠之墨斗也,故或體作『𦘣』,亦謂以𠁁中之墨畫之,先以繩墨定其體而後斲也。」
附注《說文新證》:「从斤、从卯(會以斤斲斫之意),豆聲。富奠劍一形,與《說文》或體同形。」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二十七反切輟角反頁碼第1103頁,第4行,第1字述
斫也。從斤𠁁聲。
鍇注臣次立曰:「𠁁,徒斗切,非聲。」
鍇注又按:徐鉉曰:「𠁁,器也,斤以斲之。」
反切………頁碼第1103頁,第4行,第2字述
斲或從丮、畫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十四上反切竹角切古音第三部頁碼第2865頁,第4字許惟賢第1245頁,第7字
斫也。从斤。𠁁聲。
段注小徐有聲,鍇曰非聲。鉉曰:𠁁,器也,斤以斲之。皆不知古音者也。古音三部四部同入。今音析入《三覺》。竹角切。
斲
斲或从丮。晝聲。
段注大徐作从畫从丮,篆體作𦘣,今依《玉篇》正。晝聲猶𠁁聲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