謦
言部18画上下结构U+8B26
外语翻译
- t speak softly
- tousser légèrement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唐韻》:去挺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棄挺切,𡘋罄上聲。《說文》:欬也。《玉篇》:欬聲也。《莊子・徐無鬼》:久矣夫,莫以眞人之言,謦欬吾君之側乎。【註】輕曰謦,重曰欬。又,《北史・崔悛傳》:謦欬爲洪鐘響。
义又,人名。善謦。見《宋史・宗室表》。
又,《集韻》、《類篇》𡘋詰定切,音罄 —— 謦欬,言笑也。
注解
〔謦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酉集上,康熙部首是言部。
〔謦〕字拼音是qǐng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殸、言,五行属金。
〔謦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qǐng] ⑴ 〔~欬( kài )〕a。咳嗽,如“康王蹀足~~,疾言。”b。谈笑,如“闻人足音跫然而喜矣,又况乎昆弟亲戚之~~其侧者乎?”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三上反切去挺切頁碼第69頁,第2字續丁孫
謦
欬也。从言殸聲。殸,籒文磬字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五反切去挺反頁碼第193頁,第7行,第2字述
欬也。從言殸聲。
鍇注臣鍇按:《莊子》曰:「聞謦欬之聲。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三上反切去挺切古音第十一部頁碼第356頁,第2字許惟賢第160頁,第3字
欬也。
段注欬,屰气也。《通俗文》曰:利喉謂之謦欬。按謦欬見《莊子・徐無鬼》。
从言。殸聲。
段注去挺切。十一部。
殸,籒文磬字。
段注見《石部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