涻
氵部11画左右结构U+6DBB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唐韻》:始夜切;《集韻》:式夜切,𡘋音舍 —— 水名。《說文》:水,出北囂山,入邙澤。
注解
〔涻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巳集上,康熙部首是水部。
〔涻〕字拼音是shè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氵、舍。
〔涻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shè] ⑴ 水名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十一上反切始夜切頁碼第365頁,第5字續丁孫
涻
水。出北嚻山,入邙澤。从水舍聲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二十一反切詩夜反頁碼第894頁,第3行,第3字述
水,出北囂山,入邙澤。從水舎聲。
鍇注臣鍇按:《山海經》:「北囂山亦云涔水也。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十一上反切始夜切古音第五部頁碼第2173頁,第4字許惟賢第945頁,第7字
涻水。
段注水名。
出北嚻山。入卬澤。
段注卬俗本作邙。誤。今依舊抄《繫傳》本。《北山經》曰:鉤吾之山,又北三百里曰北嚻之山。涔水出焉。而東流注於卬澤。許所據涔作涻。如柘作樜,䬅作劦。皆與今本不同也。其地未詳。
从水。舍聲。
段注始夜切。古音在五部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