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汉语字典 >

狀的意思解释

爿部8画左右结构U+72C0

爿部

8画

4画

左右结构

NHDD 86,UDY 98

VMIK

ZIGS

23284

U+72C0

52131344 竖折/竖弯、竖、横、撇、横、撇、捺、点

的组词的笔顺

意思解释


zhuàng

基本解释

见“状”。

国语辞典解释


zhuàng

详细解释

1.形态、容貌、样子。

粉状、奇形怪状。

2.情况。

《三国志 · 卷五四 · 吴书 · 鲁肃传》:“会瑜已徙肃母到吴,肃具以状语瑜。”

现状、惨状。

3.功绩、良好表现。

《史记 · 卷二 · 夏本纪》:“行视鲧之治水无状,乃殛鲧于羽山以死。”《汉书 · 卷四八 · 贾谊传》:“自伤为傅无状,常哭泣。”

4.叙述事实的文章。现通称打官司的呈文。

《红楼梦 · 第六八回》:“著他写一张状子,只管往有司衙门中告去。”

行状、诉状。

5.奖励或证明用的文书。

奖状、委任状、信用状。

陈述、描写。

《庄子 · 德充符》:“自状其过以不当亡者众,不状其过以不当存者寡。”南朝梁 · 刘勰《文心雕龙 · 物色》:“灼灼状桃花之鲜,依依尽杨柳之貌。”

摹状。

两岸词典解释


zhuàng

详细解释

1.形态;样子。

作痛苦状、片状、球状。

2.情形;状况。

现状、症状、情状。

3.形容;描摹。

状物写人、不可名状。

4.陈述或记述事件、事迹的文辞。

行状。

5.指起诉书。

状纸、具状、供状。

6.褒奖、委任等的文字凭证。

奖状、军令状、委任状。

外语翻译


  • form; appearance; shape; official
  • Anklage (S)​, Anschuldigung (S)​, Kondition (S)​, Zustand (S)​, großartig (Adj)​, stark (Adj)
  • forme, état, situation, plainte

康熙字典


康熙字典原文

正文

卷别 :正文・巳集下 部首:犬部 )

唐韻》:鉏亮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助亮切,𡘋𣶍說文》:犬形也。从犬,爿聲。

又,《玉篇》:形也。易・繫辭》:知鬼神之情狀。

又,《韻會》:形容之也、陳也。莊子・德充符》:自狀其過,以不當亡者衆;不狀其過,以不當存者寡。

又,《史記・夏本紀》:巡狩,行視鯀之治水無狀。【註】《索隱》曰:言無功狀。戰國策》:春申君問狀。

又,《增韻》:扎也。正韻》:牒也。

注解

〔狀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巳集下,康熙部首是犬部

〔狀〕字拼音是zhuàng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爿、犬

〔狀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zhuàng] ⑴ 见“状”。

说文解字
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十上反切鉏亮切頁碼330頁,第2

狀犬形也。从犬爿聲。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十九反切側上反頁碼808頁,第6行,第2

狀形也。從犬爿聲。

鍇注臣鍇曰:「當言牀省。」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十上反切鉏亮切古音第十部頁碼1896頁,第1許惟賢828頁,第8

狀犬形也。

段注引伸爲形狀。如類之引伸爲同類也。

从犬。爿聲。

段注鉏亮切。十部。

白话解释

状,犬的外形。字形采用“犬”作边旁,“爿”作声旁。

字形解说

此字始見於戰國文字。自戰國文字至楷書字形皆從犬、爿聲。「犬」為狗,作為形符,表示義與犬有關;「爿」為床的初文,於此僅作為不示義的聲符,表示音讀。在六書中屬於形聲。大陸通行規範字作「状」。

©2025 在线词典网[www.zxcidian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在线词典网是专业的词语、成语、字典在线查询网站,本站数据仅供参考,最终以新华字典、汉语词典、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