毄
国语辞典解释
毄
jí详细解释
动
1.互相击中。
《周礼 · 冬官考工记 · 庐人》:“毄兵同强。”
2.拂拭。
《周礼 · 冬官考工记 · 弓人》:“和弓毄摩。”汉 · 郑玄 · 注:“和,犹调也。毄,拂也。将用弓必先调之、拂之、摩之。”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唐韻》:古歷切;《集韻》:吉歷切,𡘋音激。《說文》:相擊中也。如車相擊,故从殳、从軎。《周禮・冬官・考工記》:廬人毄兵用强。【註】毄,兵戈戟屬。【疏】殳長丈二而無刃,可以毄打人,故曰毄兵。
义又,拂也。《周禮・冬官・考工記》:弓人和弓毄摩。【註】和,調也;毄,拂也。將用弓,必先調之、拂之、摩之。
又,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詰歷切;《正韻》:苦擊切,𡘋音喫 —— 勤苦用力曰毄。
考證
《周禮・冬官考工記》廬人毄兵用强。
謹照原文用改同。
注解
〔毄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辰集下,康熙部首是殳部。
〔毄〕字拼音是jī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軎、殳。
〔毄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jī] ⑴ 击;打击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三下反切古歷切頁碼第94頁,第3字續丁孫
毄
異體𣪠
相擊中也。如車相擊。故从殳从軎。
附注俞樾《兒笘錄》:「毄者,轚之古文也。」按:文籍多作毄,今以𣪠為正體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六反切堅歷反頁碼第253頁,第5行,第1字述
相撃中也。如車相撃,故從殳,從軎也。
鍇注臣鍇曰:「厶,車軸也。此指事。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三下反切古歷反古音第十六部頁碼第473頁,第3字許惟賢第212頁,第7字
相擊中也。
段注《考工記》。𣪠兵同強。兼戈㦸殳言之。和弓𣪠摩。注。𣪠,拂也。《手部》曰:拂,過擊也。惟記文用此字本義。若司門祭祀之牛牲𣪠焉。校人三皁爲𣪠。𣪠一馭夫。六𣪠爲𢋁。𢋁一僕夫。皆假借爲系字。今之繫也。《易・𣪠辭・釋文》作此字。故云系也。字從𣪠。若直作𣪠下系者音口奚反。非。此謂繫乃《說文》繫𦃇字。《𣪠辭》不當作繫也。《漢書》。景帝詔。農桑𣪠畜。注。食養之畜。
如車相轚。故从殳軎也。
段注轚本從手。今正。轚,車轄相擊也。轄亦舝字。車軸耑鍵也。軎,車軸耑也。殳可用擊之物。故從殳軎。取意於車相轚也。古歷反。十六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