𥄎
目部9画上下结构U+2510E
外语翻译
- (Cant.) to pull, lift up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唐韻》:火劣切;《集韻》:翾劣切,𡘋音𩖶。《說文》:舉目使之也。从攴、从目。
又,《廣韻》:况逼切;《集韻》:忽域切,𡘋音洫。又,《廣韻》:望發切;《集韻》:勿發切,𡘋音韤。又,《廣韻》、《集韻》𡘋七役切,音𢔠 —— 義𡘋同。
义又,《類篇》:目小動也。
义《泝原》與瞲同,《六書故》別作䀗。
注解
〔𥄎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午集中,康熙部首是目部。
〔𥄎〕字拼音是xuè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目、攴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四上反切火劣切頁碼第103頁,第1字續丁孫
𥄎
異體𡕥
舉目使人也。从攴从目。凡之屬皆从。讀若𩖶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七反切隳恱反頁碼第271頁,第6行,第1字述
舉目使人也。從攴、目。凡𥄎之屬,皆從𥄎。讀若𩖶。
鍇注臣鍇曰:「攴,止也。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四上反切火劣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第515頁,第1字許惟賢第231頁,第1字
舉目使人也。
段注此與《言部》訹音同,義亦相似。《項羽本紀》。梁眴籍曰:可行矣。籍遂拔劍斬首頭。然則眴同也。《目部》曰:䀏,目搖也。謂有目搖而不使人者。
从攴目。
段注動其目也。會意。
凡之屬皆从。讀若𩖶。
段注火劣切。十五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