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汉语字典 >

洨的意思解释

氵部9画左右结构U+6D28

氵部

9画

6画

左右结构

形声字

IUQY 86,IURY 98

EYCK

VSOO

30148

3176

U+6D28

441413434 点、点、提、点、横、撇、点、撇、捺

的笔顺

意思解释


基本解释

〔~河〕水名,在中国河北省。

详细解释

名词

1.古水名。

Xiao River;

2.古洨水,发源于河北省井陉县,东南流至瘿陶(今宁晋县西南),合于洨水。今名洨河,在宁晋县与沙河汇合,东南流注滏阳河。

3.古水名。在安徽省宿县灵壁一带。一说即今沱河。

越南字释义

同“𩆡”。

国语辞典解释


详细解释

1.河川名。源出大陆地区河北省获鹿县西南井陉山,向东流经栾城、赵县,注入宁晋泊。

2.县名。汉代设置,约在今大陆地区安徽省灵壁县南方五十里,许慎曾任县长。

两岸词典解释


详细解释

1.用于地名:

2.洨河,水名,在河北,流入滏阳河。

3.洨县,古县名,治所在今固镇县东。

外语翻译


  • river in Hebei province
  • rivière Xiao (Hebei)​

康熙字典


康熙字典原文

正文

卷别 :正文・巳集上 部首:水部 )

唐韻》:下交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何交切,𡘋音爻 —— 水名。說文》:水,出常山石邑井陘,東南入于泜。

又,水名,在沛郡。前漢・地理志》:沛郡有洨縣。【註】洨水所出,南入淮。洨音爻。

又,斯洨,水名,在冀州。前漢・地理志》:眞定國綿曼縣斯洨水,首受大白渠,東至鄡入河。

又,《集韻》:居肴切,音交。又,後敎切,音效 —— 義𡘋同。

注解

〔洨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巳集上,康熙部首是水部

〔洨〕字拼音是xiáo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氵、交

〔洨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xiáo] ⑴ 〔~河〕水名,在中国河北省。

说文解字
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十一上反切下交切頁碼364頁,第8

洨水。出常山石邑井陘,東南入于泜。从水交聲。𨙶國有洨縣。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二十一反切侯交反頁碼883頁,第7行,第1

洨水,出常山石邑井陵山,東南入泜。從水交聲。𨙶國有洨縣。

鍇注臣鍇按:《漢書》:「石邑縣西有井陵山,洨水所出,東南至廮陶入泜。」井陵今或作井陘,誤也。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十一上反切下交切古音第二部頁碼2159頁,第3許惟賢940頁,第5

洨洨水。出常山石邑井陘。東南入于泜。

段注于,衍字也。常山郡石邑,見《前志》。井陘,謂石邑之井陘山也。今直隷正定府獲鹿縣縣西南有石邑城,戰國時趙邑也。《前志》石邑下曰:井陘山在西。洨水所出。東南至廮陶入泜。井陘縣下應劭注曰:井陘山在南。然則井陘縣在石邑之西。井陘山在石邑西南,井陘縣南也。井陘山之東南則石邑地也。今洨河出獲鹿縣南。東流逕樂城縣西。又南入趙州畍。舊志云:下流至寧晉縣。注於胡盧河。上源四泉交合。故謂之洨也。

从水。交聲。

段注下交切。二部。師古曰:音效。又音爻。

𨙶國有洨縣。

段注沛國洨,見《後志》。《前志》作沛郡洨。凡言有者,皆別於上文之義。應劭云:洨縣,洨水所出。南入淮。是別一洨水也。師古曰:音肴。

©2025 在线词典网[www.zxcidian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在线词典网是专业的词语、成语、字典在线查询网站,本站数据仅供参考,最终以新华字典、汉语词典、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