蟆
虫部16画左右结构U+87C6
外语翻译
- frog, toad
- Kröte, Unke (S), Kröte, Unke (S)
- crapaud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唐韻》:莫霞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謨加切,𡘋音麻。《說文》:蝦蟆也。詳蝦字註。
又,《唐韻古音》讀謨。《易林》:穴有狐烏,坎生蝦蟆。
又,《韻補》:眉波切。白居易詩:蠢蠢水中物,無用者蝦蟆;地既蕃其生,使之族類多。
又,《韻會》:末各切,音莫 —— 蟲名,山南多饒此物,如蚊而小,攢聚映日,齧人作痕。
义《六書正譌》:蝦蟆,字俗作䗫,非。
注解
〔蟆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申集中,康熙部首是虫部。
〔蟆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má、mò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虫、莫,五行属火。
〔蟆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má] ⑴ 〔蛤( há )~〕见“蛤”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十三上反切莫遐切頁碼第445頁,第13字續丁孫
蟆
蝦蟆也。从虫𦶛聲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二十五反切莫遐切頁碼第1051頁,第2行,第1字述
蝦蟆也。從虫莫聲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十三上反切莫遐切古音第五部頁碼第2685頁,第1字許惟賢第1168頁,第1字
蝦蟆也。从虫。𦱤聲。
段注莫遐切。古音在五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