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汉语字典 >

法的意思解释

氵部8画左右结构U+6CD5

氵部

8画

5画

左右结构

会意字

IFCY

EGI

VBZS

34132

3127

2308

U+6CD5

44112154 点、点、提、横、竖、横、撇折、点

的组词的笔顺

意思解释


基本解释

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,国家制定和颁布的公民必须遵守的行为规则。~办。~典。~官。~规。~律。~令。~定。~场。~理。~纪。~盲。~人(“自然人”的对称。指依法成立并能以自己的名义独立参与民事活动,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法律义务的社会组织)。~制。~治。犯~。守~。合~。宪~(国家的根本大法)。政~。奉公守~。逍遥~外。

处理事物的手段。办~。设~。手~。写~。

仿效。效~。

标准,规范,可仿效的。~式。~帖。

佛家的道理。佛~。~号。~轮。~像。~门。

道家佛家的所谓拿妖捉怪的技术。~师。~器。~事。

指“法国”~文。~式大菜。

姓。

详细解释

名词

1.会意。从“水”,表示法律、法度公平如水;从“廌”( zhì ),即解廌,神话传说中的一种神兽,据说,它能辨别曲直,在审理案件时,它能用角去触理曲的人。基本义:刑法;法律;法度。

2.同基本义。

灋,刑也。平之如水。从水,廌所以触不直者去之,从去,会意。 《说文》利用刑人,以正也。 《易 · 蒙》惟作五虐之刑曰 《书 · 吕刑》者,刑罚也。所以禁强暴也。 《盐铁论 · 诏圣》杀戮禁诛谓之 《管子 · 心术》礼者禁于将然之前,而者禁于已然之后。 《大戴礼记》失期,当斩。 《史记 · 陈涉世家》故治国无则乱,守而弗度则悖。 《吕氏春秋 · 察今》

合法;犯法;法禁(刑法和禁令)

act; law passed by legislative body; penal law; law;

3.法令;规章;制度。

令非行也。 汉 · 贾谊《治安策》

法日(制度规定的日子)

rules and regulations;

4.标准;模式。

匹夫而为百世师,一言而为天下 宋 · 苏轼《潮州韩文公庙碑》

法戒(楷式和监戒)

norm; standard; model;

5.方法;办法。

凡用兵之,全国为上。 《孙子 · 九变》,用胶泥刻字。 宋 · 沈括《梦溪笔谈 · 活板》采草药多用二月八月。 《梦溪笔谈 · 采草药》

用法;分类法;法套(办法);法儿(法子;办法)

method;

6.法拉,电容的MKS制实用单位,等于电容器极板上充以1库仑电量后两板间的电压为1伏特时的电容。

farad;

7.尊称佛家的事物。

文少保亦以悟大光明蝉脱。 清 · 全祖望《梅花岭记》

法施(以佛法度人);法嗣(佛教称继承衣钵的弟子为法嗣。后亦泛指继承人);法界(佛教指整个现象界);法华(佛经名。《妙法莲华经》的简称。佛教主要经典之一)

Buddhist;

8.中国战国时期一重要学派名。

杂家者流,盖出于议官。兼儒、墨,合名、 《汉书》

Fa school;

9.法术,即用念咒、画符等胜敌或驱邪的迷信手法 。

仗剑作法

magic arts;

10.法国的简称。

余闻人好胜。 清 · 薛福成《观巴黎油画记》

France;

11.姓。

动词

1.合法。

其于诸侯之求索也,则听之,不则距之。 《韩非子 · 八奸》

be within the law;

2.效法。

则文王不足与? 《孟子 · 公孙丑上》不期修古,不常可。 《韩非子 · 五蠹》其所以为 《吕氏春秋 · 察今》垂诸文而为后世 唐 · 韩愈《答李翊书》

法常可(效法通常的做法。常可,指旧制度);法天(效法自然和天道);法古(效法古代);法循(效法遵循)

follow the example of;

3.守法。

夕受而不,朝斥之矣。 柳宗元《封建论》

abide by the law;

4.依法处治。

[商鞅]将太子。 《史记 · 商君列传》

punish according to law;

国语辞典解释


详细解释

1.律令。

《韩非子 · 定法》:“法者,宪令著于官府。”

法令、法律。

2.制度。

《礼记 · 曲礼下》:“祭祀之礼,居丧之服,哭泣之位,皆如其国之故,谨修其法而审行之。”

3.范式、原则。

文法、语法。

4.途径。

方法、办法。

5.佛、道等的道理。

《五灯会元 · 卷六 · 谷山藏禅师》:“法尚应舍,何况非法?”

佛法、法坛。

6.方术、技巧。

道士作法、魔法。

7.法国的简称。旧音ㄈㄚˋ fà。

中法战争、英法战争。

8.姓。如汉代有法雄。

仿效。

《周易 · 系辞上》:“知崇礼卑,崇效天,卑法地,天地设位,而易行乎其中矣。”

效法。

1.可为法则的。

法书、法帖。

2.属于佛家的。

法衣、法号。

详细解释

在“没法儿”、“想个法儿”等语词中的音读。

详细解释

参见“法子”条。

两岸词典解释


详细解释

1.国家按制度订定强制实施的法律、法令等的统称。

宪法、法定、绳之以法、违法乱纪。

2.规范;标准。

法帖、法式、成法、取法乎上。

3.途径;方法。

办法、设法、如法炮制、用法简便。

4.仿效;效法。

法天地、法其精髓、师法古人。

5.合法的;守法的(用在否定词之后)。

非法所得、不法之徒。

6.指佛教的教义;法规。

佛法、弘法、法事、现身说法。

7.指道士、巫师等画符念咒之类的手段。

斗法、仗剑作法。

8.指法国。(英France)

法语、法文。

9.量词。法拉的简称。用于计算电容。1个电容器充以1库仑的电量,电位升高1伏特,其电容量为1法。(法拉,英farad)

10.姓。

详细解释

参见【法子】。

外语翻译


  • law, rule, regulation, statute; France, French
  • Gesetz, Recht (S)​, Methode (S)

康熙字典


康熙字典原文

正文

卷别 :正文・巳集上 部首:水部 )

古文: 佱 、 灋 、 𣳴

唐韻》:方乏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弗乏切,𡘋翻入聲。爾雅・釋詁》:法,常也。釋名》:法,偪也,偪而使有所限也。禮・月令》:乃命太史守典奉法。【註】法,八法也。

又,制度也。禮・曲禮》:謹修其法而審行之。

又,禮法也。孝經・卿大夫章》:非先王之法服不敢服。

又,𠛬法也。書・呂𠛬》:惟作五虐之𠛬曰法。

又,象也。文心雕龍・書記篇》:申憲述兵,則有律令法制。法者,象也 —— 兵謀無方,而奇正有象,故曰法。

又,效法也。易・繫辭》:崇效天,𤰞法地。

又,執法,星名。史記・天官書》〔註〕:端門次東第一星爲左執法,廷尉之象;端門西第一星爲右執法,御史大夫之象。

又,姓。後漢・法雄傳》:齊襄王法章之後。

又,《韻補》叶敷弗切,音拂。揚子《𤣥》:陽氣高,縣厥法;物仰其墨,莫不被則。

又,叶芳未切,音廢。歐陽修〈銘〉〔此為〈杜祁公墓志略并銘〉〕:奕奕明堂,萬邦從祀;豈無臣工,爲予執法。

注解

〔法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巳集上,康熙部首是水部

〔法〕字拼音是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氵、去,五行属

〔法〕字造字法是会意。从“水”,表示法律、法度公平如水;从“廌”( zhì ),即解廌,神话传说中的一种神兽,据说,它能辨别曲直,在审理案件时,它能用角去触理曲的人。基。本义是刑法;法律;法度。

〔法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fǎ] ⑴ 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,国家制定和颁布的公民必须遵守的行为规则⑵ 处理事物的手段⑶ 仿效⑷ 标准,规范,可仿效的⑸ 佛家的道理⑹ 道家佛家的所谓拿妖捉怪的技术⑺ 指“法国”⑻ 姓。

说文解字
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十上反切方乏切頁碼326頁,第3

異體𢌇

灋𠛬也。平之如水,从水;廌,所以觸不直者;去之,从去。

異體

法今文省。

佱古文。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十九反切方乏反頁碼801頁,第3行,第1

佱刑也,平之如水。從水、廌,所以觸不直者去之。

鍇注臣鍇曰:「會意。」

反切………頁碼801頁,第4行,第1

今文灋字。

反切………頁碼801頁,第4行,第2

古文。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十上反切方乏切古音第八部頁碼1877頁,第1許惟賢820頁,第3

佱㓝也。

段注㓝者,罰辠也。易曰:利用㓝人。以正法也。引伸爲凡模笵之偁。《木部》曰:模者,法也。《竹部》曰:笵者,法也。《土部》曰:𠜚者,鑄器之法也。

平之如水。从水。

段注說从水之意。張釋之曰:廷尉,天下之平也。

廌所㠯觸不直者去之。从廌去。

段注下廌字今依《韵會》補。此說从廌去之意。法之正人,如廌之去惡也。方乏切。八部。

今文省。

段注許書無言今文者。此葢隸省之字。許書本無。或增之也。如《艸部》本有㪿無折。

古文。

©2025 在线词典网[www.zxcidian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在线词典网是专业的词语、成语、字典在线查询网站,本站数据仅供参考,最终以新华字典、汉语词典、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