皯
皮部8画左右结构U+76AF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唐韻》、《集韻》𡘋古旱切,干上聲。《說文》:面黑氣也。《博雅》:病也。《列子・黃帝篇》:焦然肌色皯黣。
又,《廣韻》:工旦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居案切,𡘋干去聲 —— 義同。
义《集韻》或作䵟𩈅。《廣韻》:亦書作𤿊。
注解
〔皯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午集中,康熙部首是皮部。
〔皯〕字拼音是gǎn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皮、干。
〔皯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gǎn] ⑴ 皮肤黧黑枯槁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三下反切古旱切頁碼第96頁,第5字續丁孫
皯
異體𤿊
面黑气也。从皮干聲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六反切根旱反頁碼第258頁,第1行,第1字述
面黒氣也。從皮干聲。
鍇注臣鍇曰:「今醫方云皯,[⿰黑赤]也。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三下反切古旱切古音第十四部頁碼第485頁,第5字許惟賢第217頁,第8字
面黑气也。
段注《列子》曰:燋然肌色皯黣。
从皮。干聲。
段注古旱切。十四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