折色
拼音zhé sè
注音ㄓㄜˊ ㄙㄜˋ
繁体折色
词语解释
折色[ shé sè ]
⒈ 旧时谓所征田粮折价征银钞布帛或其他物产。亦用以称俸禄折发钱钞。
⒉ 指银子的成色。亦以指银子成色不足。
引证解释
⒈ 旧时谓所征田粮折价征银钞布帛或其他物产。亦用以称俸禄折发钱钞。
引《宋史·食货志上三》:“有司言其地沃民勤,颇多积穀,请每岁和市,随常赋输送,其直多折色给之。”
《明史·食货志二》:“十七年, 云南 以金、银、贝、布、漆、丹砂、水银代秋租。於是谓米麦为本色,而诸折纳税粮者,谓之折色。”
《醒世姻缘传》第九十回:“若有为民的官,将这样的灾伤申报上去,央两院题本改了折色,百姓也还可存济。”
清 孙承泽 《天府广记·宝源局》:“正德 七年,令职官折色俸给,十分为率,一分折钱,九分关银。”
⒉ 指银子的成色。亦以指银子成色不足。
引《警世通言·赵春儿重旺曹家庄》:“那败子借债……第一,折色短少,不能足数。”
郑观应 《盛世危言·铸银》:“﹝纹银﹞用之于市肆则耗损颇多,有加耗,有贴费,有减水,有折色,有库平、湘平之异,有漕平、规平之殊。”
国语辞典
折色[ zhé sè ]
⒈ 租税折算金钱。也作「折征」。
引《明史·卷七八·食货志二》:「十七年,云南以金、银、贝、布、漆、丹砂、水银代秋租。于是谓米麦为本色,而诸折纳税粮者,谓之折色。」
⒉ 银子的成色。
引《警世通言·卷三一·赵春儿重旺曹家庄》:「折色短少,不能足数。」
相关词语
- zǐ wài xiàn紫外线
- zhōng zhí钟值
- zuò fǎn作反
- zhēn zhì贞质
- zhà yá炸牙
- zhā zǐ查滓
- zhēn shén甄神
- zhēng yī kǒu qì争一口气
- zāo gāo糟糕
- zhōng líng忠灵
- zhuì zhào缀兆
- zhōng xiāo wǔ中宵舞
- zhè shān wàng zhe nà shān gāo这山望着那山高
- zòu míng奏明
- zuì háo醉毫
- zuò dà作大
- zhōng wài hé zī jīng yíng qǐ yè中外合资经营企业
- zhì wén制文
- zhǎng zhí掌执
- zhì zé治择
- zì shì自释
- zǐ mèi huā姊妹花
- zhī jìn néng suǒ知尽能索
- zhàn róng战容
- zhēn shuǎng贞爽
- zhuō sè拙涩
- zài jī再朞
- zhé jiǎn折简
- zào yáo shēng fēi造谣生非
- zhī zhí祗直
- zhòng xīng huán jí众星环极
- zhòu niǎo噣鸟
- zhèng zhī正支
- zuǒ xíng左行
- zī huàn资宦
- zǎo shù澡潄
- zǔ zǔ sūn sūn祖祖孙孙
- zhí yán zhèng jiàn直言正谏
- zōng gōng宗工
- zhān zhūn邅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