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汉语词典 >

遗散的意思

yí sàn

遗散


拼音yí sàn

注音一ˊ ㄙㄢˋ

繁体遺散

词语解释

遗散[ yí sàn ]

⒈ 亦作“遗■”。

⒉ 犹散失。

⒊ 逃亡散失之众。

引证解释

⒈ 犹散失。

《隋书·经籍志一》:“齐 末兵火,延烧祕阁,经籍遗散。”
《东周列国志》第七六回:“﹝ 子西 ﹞闻 郢 都已破, 昭王 出奔,恐国人遗散,乃服王服,乘王舆,自称 楚王,立国於 脾洩,以安人心。”
《花城》1981年第6期:“这两粒玻璃弹珠才被他放入捡来的雪茄烟盒中,而在以后的流离中遗散了。”

⒉ 逃亡散失之众。

《三国志·吴志·潘璋传》:“比县 建昌 起为贼乱,转领 建昌,加武猛校尉,讨治恶民,旬月尽平,召合遗散得八百人,将还 建业。”
《魏书·崔孝暐传》:“招抚遗散,先恩后威,一周之后,流民大至。”
唐 陈子昂 《上西蕃边州安危事》:“招集遗散,收强抚弱,臣恐丧乱之众,必有景从。”

©2025 在线词典网[www.zxcidian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在线词典网是专业的词语、成语、字典在线查询网站,本站数据仅供参考,最终以新华字典、汉语词典、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