铜雀台
拼音tóng què tái
注音ㄊㄨㄥˊ ㄑㄩㄝˋ ㄊㄞˊ
繁体銅雀臺
词语解释
铜雀台[ tóng què tái ]
⒈ 亦作“铜爵台”。汉末建安十五年冬曹操所建。周围殿屋一百二十间,连接榱栋,侵彻云汉。铸大孔雀置于楼顶,舒翼奋尾,势若飞动,故名铜雀台。故址在今河北省临漳县西南古邺城的西北隅,与金虎、冰井合称三台。
⒉ 乐府平调曲名。又名“铜雀妓”。
引证解释
⒈ 亦作“铜爵臺”。 汉 末 建安 十五年冬 曹操 所建。周围殿屋一百二十间,连接榱栋,侵彻云汉。铸大孔雀置于楼顶,舒翼奋尾,势若飞动,故名 铜雀台。故址在今 河北省 临漳县 西南古 邺城 的西北隅,与 金虎、冰井 合称三台。
引《三国志·魏志·武帝纪》:“﹝ 建安 十五年﹞冬,作 铜雀臺。”
晋 陆翙 《邺中记》:“铜爵臺 高一十丈,有屋一百二十间。”
北魏 郦道元 《水经注·浊漳水》:“鄴西 三臺……中曰 铜雀臺,高十丈,有屋百一间。”
清 赵翼 《邺城怀古》诗:“霸图开国古 漳 滨, 铜雀臺 高逈入云。”
吕志伊 《读史感赋》:“而今立马西陵望, 铜雀臺 荒繐帐空。”
⒉ 乐府平调曲名。又名“铜雀妓”。 宋 郭茂倩 《乐府诗集·相和歌辞六·铜雀台》题解:“一曰《铜雀妓》。’……后人悲其意,而为之咏也。”
引《鄴都故事》曰:‘ 魏武帝 遗命诸子曰:“吾死之后,葬於 鄴 之西岗上,与 西门豹祠 相近,无藏金玉珠寳。餘香可分诸夫人,不命祭吾。妾与伎人,皆著铜雀臺,臺上施六尺牀,下繐帐,朝晡上酒脯粻糒之属。每月朝十五,輒向帐前作伎,汝等时登臺,望吾西陵墓田。”
国语辞典
铜雀台[ tóng què tái ]
⒈ 东汉献帝建安十五年冬,曹操于今河北省临漳县西南建一高台。楼顶置大铜雀,展翅若飞。唐以后也称为「相台」。
引宋·刘克庄〈沁园春·何处相逢〉词:「何处相逢;登宝钗楼,访铜雀台。」
《三国演义·第三四回》:「乃即日破土断木,烧瓦磨砖,筑铜雀台于漳河之上。」
相关词语
- tào jiān套间
- tǐ fǎng体访
- tiě xiǎng bǎn铁响板
- tán cáo檀槽
- tuì qì退弃
- tuí qiān颓迁
- tiān miào天庙
- tǎo kǒu zǐ讨口子
- tóng huǒ同夥
- táo róng淘融
- tuó tā橐他
- táo jūn陶均
- tǎ dūn塔墩
- tóng shān铜山
- tāo tāo bù qióng滔滔不穷
- tú móu bù guǐ图谋不轨
- tián chē田车
- tuǐ shì腿事
- tái gé抬阁
- tiān jiǔ天九
- tián hú田胡
- táng zhèng棠政
- tòng jí痛疾
- tú nán图南
- táo zuì逃罪
- tiān kāi tú huà天开图画
- tà jī踏缉
- tiān mù shān天目山
- tān xiān贪憸
- tuí jiào颓教
- tù yǐng兔颖
- tōng gǔ通谷
- tián sī sī甜丝丝
- tiān gòu天构
- tǔ fēng土蜂
- tì jīng惕兢
- táo yì逃佚
- tuō shì托事
- tóng zhì同治
- téng yǐ藤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