惕然
拼音tì rán
注音ㄊ一ˋ ㄖㄢˊ
繁体惕然
词语解释
惕然[ tì rán ]
⒈ 惶恐貌。
⒉ 忧虑貌。
⒊ 警觉省悟貌。
引证解释
⒈ 惶恐貌。 《晏子春秋·杂上九》:“景公 探雀鷇,鷇弱,反之。
引晏子 闻之,不待时而入见 景公,公汗出惕然。”
汉 刘向 《说苑·尊贤》:“诸侯举兵以伐 齐,齐王 闻之,惕然而恐。”
宋 苏舜钦 《杜公求退第五表》:“皆由臣谋议弗臧,职业不举,惕然内讼,深媿初心。”
《初刻拍案惊奇》卷二八:“冯相 见了洞门,知非人世,惕然不敢进步入洞。”
⒉ 忧虑貌。
引唐 元稹 《两省供奉官谏驾幸温汤状》:“六军守卫於空宫,百吏宴安於私室,忝为臣子,谁不惕然。”
宋 陆游 《岁暮感怀》诗:“长老日零落,念之心惕然。”
明 无名氏 《四贤记·义劝》:“你虽然宜室宜家,尚未弄璋弄瓦,妾将迈矣,君可惕然。”
⒊ 警觉省悟貌。
引《史记·龟策列传》:“元王 惕然而悟。”
明 谢肇淛 《五杂俎·地部一》:“郭汾阳 治第,谓工人曰:‘好筑此墙,勿令不牢。’筑者释锤而对曰:‘数十年来,京城达官家墙皆是□□筑,今某死,某亡,某败,某絶,人自改换,墙固无恙。’令公闻之,惕然动心,即日请老。”
明 王守仁 《传习录》卷中:“在坐诸友闻知,惕然皆有惺悟。”
同音词
相关词语
- táo zuì逃罪
- tǎo kǒu zǐ讨口子
- tuō shì托事
- tiān kāi tú huà天开图画
- tián hú田胡
- tì jīng惕兢
- tuǐ shì腿事
- tòng jí痛疾
- tǐ fǎng体访
- tián chē田车
- tiān miào天庙
- tuó tā橐他
- táo róng淘融
- tián sī sī甜丝丝
- tiān gòu天构
- tào jiān套间
- tái gé抬阁
- tú nán图南
- téng yǐ藤椅
- tuì qì退弃
- táo jūn陶均
- tóng zhì同治
- táo yì逃佚
- tà jī踏缉
- tuí jiào颓教
- tiān mù shān天目山
- tāo tāo bù qióng滔滔不穷
- tiān jiǔ天九
- tán cáo檀槽
- táng zhèng棠政
- tóng huǒ同夥
- tǎ dūn塔墩
- tān xiān贪憸
- tú móu bù guǐ图谋不轨
- tóng shān铜山
- tǔ fēng土蜂
- tiě xiǎng bǎn铁响板
- tù yǐng兔颖
- tuí qiān颓迁
- tōng gǔ通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