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主教
拼音tiān zhǔ jiào
注音ㄊ一ㄢ ㄓㄨˇ ㄐ一ㄠˋ
繁体天主教
词性名词,形容词
词语解释
天主教[ tiān zhǔ jiào ]
⒈ 基督教教派的一种,以罗马教皇为最高统治者。明朝时传入我国。又叫“罗马公教”
英Catholicism;
引证解释
⒈ 也称“罗马公教”或“加特力教”。基督教的旧派,与东正教、新教并称为基督教三大派别。公元四世纪后,由于 罗马帝国 分裂,基督教东西两部形成权势对峙。公元1054年,以 罗马 教皇为首的西部教会自称为“公教”,即“天主教”,东部教会亦自称“正教”,两派正式分裂。中世纪时,是 西欧 各国封建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宗教。十六世纪 欧洲 宗教改革运动中产生反 罗马 教皇的新教后,在 欧洲 一部分国家丧失了统治地位。该教崇拜天主(即上帝)和 耶稣基督,并尊 马利亚 为“圣母”。主要分布于 意、法、比、西、葡、匈、波、美 及 拉丁美洲 各国。 元 代传入我国, 元 亡中断。 明 代再次传入。
国语辞典
天主教[ tiān zhǔ jiào ]
⒈ 基督宗教旧教派之一。西元四七六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后,基督教东西两部对峙,罗马主教成为西部教会领袖。一〇五四年东西正式分裂,以罗马教皇为首的西部教会自称公教,即天主教。其特征为至一、至圣、至公,崇拜天主、耶和华外,尊马利亚为圣母。天主教会是圣统制,强调信徒必须服从教会权威。
英语Catholicism
德语katholisch, Katholizismus (S, Rel)
法语catholicisme
相关词语
- tóng zhì同治
- tú nán图南
- tái gé抬阁
- tǎo kǒu zǐ讨口子
- tóng shān铜山
- tì jīng惕兢
- tóng huǒ同夥
- tián hú田胡
- táo yì逃佚
- tuí qiān颓迁
- táo zuì逃罪
- táo róng淘融
- táng zhèng棠政
- tiān gòu天构
- tuó tā橐他
- tuì qì退弃
- tǐ fǎng体访
- tāo tāo bù qióng滔滔不穷
- tuō shì托事
- tà jī踏缉
- tān xiān贪憸
- tǔ fēng土蜂
- tǎ dūn塔墩
- tiān kāi tú huà天开图画
- tōng gǔ通谷
- tuí jiào颓教
- tián sī sī甜丝丝
- tán cáo檀槽
- tù yǐng兔颖
- tián chē田车
- tiān miào天庙
- tú móu bù guǐ图谋不轨
- tuǐ shì腿事
- tòng jí痛疾
- tiān jiǔ天九
- tào jiān套间
- téng yǐ藤椅
- táo jūn陶均
- tiě xiǎng bǎn铁响板
- tiān mù shān天目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