太液
拼音tài yè
注音ㄊㄞˋ 一ㄝˋ
繁体太液
词语解释
太液[ tài yè ]
⒈ 古池名。汉太液池,在陕西省长安县西。武帝元封元年(公元前110年)开凿,周回十顷。池中筑渐台,高二十馀丈;又起三山,以象瀛洲、蓬莱、方丈三神山,刻金石为鱼龙奇禽异兽之属。
⒉ 古池名。唐太液池,在大明宫中含凉殿后,中有太液亭。
⒊ 古池名。元、明、清太液池即今北京故宫西华门外的北海、中海、南海三海。元时名西华潭。清称太液池。南北四里,东西二百馀步,池上跨长桥,旧有石牌坊,东西对峙,东曰玉蝀,西曰金鳌。桥北称北海,桥南称中海,其中瀛台以南称南海。上源自玉泉山合西北诸水,由地安门水门流入。
引证解释
⒈ 古池名。 汉 太液池,在 陕西省 长安县 西。 武帝 元封 元年(公元前110年)开凿,周回十顷。池中筑 渐台,高二十馀丈;又起三山,以象 瀛洲、蓬莱、方丈 三神山,刻金石为鱼龙奇禽异兽之属。参阅《三辅黄图》卷四。
引汉 班固 《西都赋》:“前唐中而后 太液。”
⒉ 古池名。 唐 太液池,在 大明宫 中 含凉殿 后,中有 太液亭。参阅 清 《嘉庆一统志·西安府二·大明宫》。
引唐 李白 《宫中行乐词》之八:“鶯歌闻 太液,凤吹遶 瀛洲。”
⒊ 古池名。 元、明、清 太液池 即今 北京 故宫 西华门 外的 北海、中海、南海 三海。 元 时名 西华潭。清 称 太液池。南北四里,东西二百馀步,池上跨长桥,旧有石牌坊,东西对峙,东曰玉蝀,西曰金鼇。桥北称 北海,桥南称 中海,其中 瀛台 以南称 南海。上源自 玉泉山 合西北诸水,由 地安门 水门流入。
国语辞典
太液[ tài yè ]
⒈ 太液池。
引唐·白居易〈长恨歌〉:「归来池苑皆依旧,太液芙蓉未央柳。」
德语Peking (北京běijīng) Beijing (Eig, Geo)
相关词语
- táng zhèng棠政
- tào jiān套间
- tōng gǔ通谷
- tuó tā橐他
- tān xiān贪憸
- tà jī踏缉
- tián chē田车
- tiān gòu天构
- tóng huǒ同夥
- tuì qì退弃
- tái gé抬阁
- tǎo kǒu zǐ讨口子
- tán cáo檀槽
- tǐ fǎng体访
- tǔ fēng土蜂
- tuǐ shì腿事
- tóng shān铜山
- tiān miào天庙
- táo jūn陶均
- táo róng淘融
- téng yǐ藤椅
- tú nán图南
- tuō shì托事
- tāo tāo bù qióng滔滔不穷
- tiě xiǎng bǎn铁响板
- tǎ dūn塔墩
- tián sī sī甜丝丝
- táo zuì逃罪
- tián hú田胡
- tuí jiào颓教
- táo yì逃佚
- tiān jiǔ天九
- tiān kāi tú huà天开图画
- tòng jí痛疾
- tì jīng惕兢
- tóng zhì同治
- tú móu bù guǐ图谋不轨
- tiān mù shān天目山
- tù yǐng兔颖
- tuí qiān颓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