太岁
拼音tài suì
注音ㄊㄞˋ ㄙㄨㄟˋ
繁体太歲
词语解释
太岁[ tài suì ]
⒈ 木星的别称,古代用它围绕太阳公转的周期纪年,一周是十二年。
英ancient name for the planet Jupiter;
⒉ 传说中神名。古代迷信,认为太岁之神在地,与天上岁星(木星)相应而行,因此兴建工程等要躲开太岁的方位,否则就要不吉利。
英star god presiding over the year;
⒊ 旧时对土豪的憎称。
例镇山太岁。
英local tyrant;
引证解释
⒈ 古代天文学中假设的岁星。又称岁阴或太阴。古代认为岁星(即木星)十二年一周天(实为186年),因将黄道分为十二等分,以岁星所在部分作为岁名。但岁星运行方向自西向东,与将黄道分为十二支的方向正相反,故假设有一太岁星作与岁星运行相反的方向运动,以每年太岁所在的部分来纪年。如太岁在寅叫摄提格,在卯叫单阏等。又配以十岁阳,组成六十干支,用以纪年。参阅《尔雅·释天》、《淮南子·天文训》、《史记·天官书》、 清 王引之 《经义述闻·太岁考》。
⒉ 指太岁之神。古代数术家认为太岁亦有岁神,凡太岁神所在之方位及与之相反的方位,均不可兴造、移徙和嫁娶、远行,犯者必凶。此说源于 汉 代,传至后世,说愈繁而禁愈严。
引汉 王充 《论衡·难岁》:“方今行道路者,暴病仆死,何以知非触遇太岁之出也?”
汉 王充 《论衡·难岁》:“且太岁,天别神也,与青龙无异。”
⒊ 喻凶恶强暴的人。
引元 关汉卿 《望江亭》第二折:“花花太岁为第一,浪子丧门世无对,普天无处不闻名,则我是权豪势宦 杨衙内 !”
《水浒传》第二六回:“两边众邻舍看见 武松 回了,都大吃一惊,大家捏两把汗,暗暗的説道:‘这番萧墙祸起了!这个太岁归来,怎肯干休?必然弄出事来!’”
《文明小史》第三二回:“街坊见是这几位太岁闯事,那敢出来探望,紧闭着门不管。”
国语辞典
太岁[ tài suì ]
⒈ 我国古代天文学上所假定的岁星。古人把黄道附近一周天分为十二等分,并分别予以命名,而岁星(即木星)由西向东绕日运行,正好十二年一周,因此古人以岁星所在的部分为岁名,但岁星的运行方向与将黄道分为十二支的方向正好相反,为避免不便,古代的天文学家便设想出一个与真岁星运行方向相反的假岁星,称之为「太岁」。
⒉ 术数用语。指太岁之神,命学上以太岁为百神之主,尊贵不可犯,其所在方位不宜兴造、移徙、嫁娶,犯者必凶。
引汉·王?《论衡·难岁》:「假令太岁在甲子,天下之人皆不得南北徙,起宅嫁娶亦皆避之。」
⒊ 比喻凶恶的人。
引元·关汉卿《望江亭·第二折》:「花花太岁为第一,浪子丧门世无对。」
《水浒传·第二六回》:「这番萧墙祸起了!这个太岁归来,怎肯干休!」
相关词语
- táo róng淘融
- tiān gòu天构
- tiān jiǔ天九
- tuō shì托事
- tuì qì退弃
- tái gé抬阁
- téng yǐ藤椅
- tóng shān铜山
- tāo tāo bù qióng滔滔不穷
- tān xiān贪憸
- tóng zhì同治
- táo jūn陶均
- tú nán图南
- tú móu bù guǐ图谋不轨
- tóng huǒ同夥
- tǐ fǎng体访
- tì jīng惕兢
- tuí qiān颓迁
- tiān miào天庙
- táo zuì逃罪
- tōng gǔ通谷
- tà jī踏缉
- tào jiān套间
- tiān kāi tú huà天开图画
- tián chē田车
- tián sī sī甜丝丝
- tǎo kǒu zǐ讨口子
- tuó tā橐他
- táng zhèng棠政
- tǔ fēng土蜂
- táo yì逃佚
- tán cáo檀槽
- tòng jí痛疾
- tù yǐng兔颖
- tuǐ shì腿事
- tuí jiào颓教
- tián hú田胡
- tiě xiǎng bǎn铁响板
- tiān mù shān天目山
- tǎ dūn塔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