太极
拼音tài jí
注音ㄊㄞˋ ㄐ一ˊ
繁体太極
词语解释
太极[ tài jí ]
⒈ 古代哲学家称最原始的混沌之气。谓太极运动而分化出阴阳,由阴阳而产生四时变化,继而出现各种自然现象,是宇宙万物之原。宋代理学家则认为“太极”即是“理”。谓天宫,仙界。
引证解释
⒈ 古代哲学家称最原始的混沌之气。谓太极运动而分化出阴阳,由阴阳而产生四时变化,继而出现各种自然现象,是宇宙万物之原。
引《易·繫辞上》:“易有太极,是生两仪,两仪生四象,四象生八卦。”
孔颖达 疏:“太极谓天地未分之前,元气混而为一,即是太初、太一也。”
⒉ 宋 代理学家则认为“太极”即是“理”。
引《朱子语类》卷七五:“太极只是一箇浑沦底道理,里面包含阴阳、刚柔、奇耦,无所不有。”
清 王夫之 《张子正蒙注·太和》:“道者,天地人物之通理,即所谓太极也。”
⒊ 谓天宫,仙界。
引三国 魏 阮籍 《咏怀》之七二:“时路乌足争?太极可翱翔。”
晋 葛洪 《抱朴子·吴失》:“园囿拟上林,馆第僭太极。”
《云笈七籤》卷八:“太极有元景之王,司摄三天之神仙者也。”
国语辞典
太极[ tài jí ]
⒈ 天地混沌未分以前,称为「太极」。
引《易经·系辞上》:「易有太极,是生两仪。」
《文选·曹植·七启》:「夫太极之初,浑沌未分,万物纷错,与道俱隆。」
⒉ 天宫、仙界。
引三国魏·阮籍〈咏怀诗〉八二首之三五:「时路乌足争,太极可翱翔。」
宋·张君房《云笈七签·卷八·第一六章》:「太极有元景之王,司摄三天之神仙者也。」
⒊ 唐朝睿宗的年号(西元712)。
相关词语
- tuí qiān颓迁
- tuǐ shì腿事
- tǎ dūn塔墩
- tǎo kǒu zǐ讨口子
- tú móu bù guǐ图谋不轨
- tián sī sī甜丝丝
- táo jūn陶均
- tiān gòu天构
- tuō shì托事
- tuí jiào颓教
- tào jiān套间
- tōng gǔ通谷
- tiān kāi tú huà天开图画
- táng zhèng棠政
- tiān mù shān天目山
- tán cáo檀槽
- tòng jí痛疾
- tà jī踏缉
- téng yǐ藤椅
- táo yì逃佚
- tián chē田车
- tān xiān贪憸
- tuì qì退弃
- tiān miào天庙
- tú nán图南
- tì jīng惕兢
- tóng zhì同治
- táo zuì逃罪
- tián hú田胡
- tóng huǒ同夥
- tóng shān铜山
- tuó tā橐他
- tù yǐng兔颖
- tǐ fǎng体访
- tiān jiǔ天九
- tǔ fēng土蜂
- tāo tāo bù qióng滔滔不穷
- tái gé抬阁
- tiě xiǎng bǎn铁响板
- táo róng淘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