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样锦
拼音shí yàng jǐn
注音ㄕˊ 一ㄤˋ ㄐ一ㄣˇ
繁体十樣錦
词语解释
十样锦[ shí yàng jǐn ]
⒈ 十种锦缎。宋代任官中散大夫、中奉大夫者有十种恩遇,称“十样锦”,亦用以为其官名的代称。花名。老少年之红、紫、黄、绿相间者。合奏乐名。一种菜肴名。花名。菊花的一种。一本所开的花,形状各异,颜色多种。参阅《广群芳谱·花谱二七·菊花一》。
引证解释
⒈ 十种锦缎。
引元 戚辅之 《佩轩楚客谈》:“﹝ 后蜀 ﹞ 孟氏 在 蜀 时製十样锦,名长安竹、天下乐、鵰团、宜男、宝界地、方胜、狮团、象眼、八搭韵、铁梗衰荷。”
后亦以指其中的某一种。 元 无名氏 《千里独行》第三折:“哎!你个奸雄 曹操,倒赔了 西川 十样锦征袍。”
《金瓶梅词话》第二九回:“我有一方大红十样锦缎子,也照依姐姐描恁一双儿。”
⒉ 宋 代任官中散大夫、中奉大夫者有十种恩遇,称“十样锦”,亦用以为其官名的代称。
引宋 朱弁 《曲洧旧闻》卷十:“今之中散大夫,即昔之大卿监也,旧説谓之十样锦。受命之初,不俟赦恩,便许封赠父、母、妻一次,一也……国史立传,十也。”
宋 李曾伯 《代京西漕转中奉大夫谢制帅》:“位十样锦以居左,尤为近世之美谭。”
⒊ 合奏乐名。 明 沉德符 《野获编·词曲·俗乐有所本》:“又今有所谓十样锦者,鼓、笛、螺、板、大小鈸鉦之属,齐声振响,亦起近年。
引吴 人尤尚之。然不知亦沿 正德 之旧。”
清 叶梦珠 《阅世编·纪闻》:“吴 中新乐,絃索之外,又有十不閒,俗讹称十番,又曰十样锦。其器仅九:鼓、笛、木鱼、板、拨鈸、小鐃、大鐃、大锣、鐺锣,人各执一色,惟木鱼、板,以一人兼司二色。”
⒋ 花名。老少年之红、紫、黄、绿相间者。参阅 清 赵学敏 《本草纲目拾遗》卷四。
引冰心 《山中杂记》十:“在我跪伏在樱花底下,拔那十样锦的叶子的时候,他便侧转那狭长而良善的脸来看我。”
⒌ 花名。菊花的一种。一本所开的花,形状各异,颜色多种。参阅《广群芳谱·花谱二七·菊花一》。
国语辞典
十样锦[ shí yàng jǐn ]
⒈ 四川出产的锦缎,共有十种花式。
引元·戚辅之〈佩楚轩客谈〉:「孟氏在蜀时制十样锦,名长安竹、天下乐、雕团、宜男、宝界地、方胜、狮团、象眼、八答韵、铁梗蓑荷 。」
《喻世明言·卷一五·史弘肇龙虎君臣会》:「近觑四川十样锦,远观洛内一团花。」
⒉ 雁来红的别名。参见「雁来红」条。
⒊ 中散大夫的别名。参见「中散大夫」条。
相关词语
- shān méi山眉
- shòu gǔ líng dīng瘦骨伶仃
- shén yù qì cuì神郁气悴
- shōu shā收煞
- shí xiàng识相
- shuāng lòu霜漏
- shì huǎn zé yuán事缓则圆
- shí xián时贤
- shé jīn guō折巾郭
- shì wěi世伪
- shuǎ huā zhāo耍花招
- shēng xuán生旋
- shù dǎo hú sūn sàn树倒猢孙散
- shì wǔ士伍
- shǐ zhōng ruò yī始终若一
- shū máng输芒
- shí shú识熟
- suì wēi遂威
- shì yǒu势友
- shēng qì升气
- shēng cái生材
- shù jí束棘
- shī miù失谬
- sǎ xiù洒绣
- shào hóu guā邵侯瓜
- shěng yuē省约
- sè sè jù quán色色俱全
- sī huà司化
- sān hǎo liǎng dǎi三好两歹
- sūn sūn孙孙
- shū huǎn舒缓
- sì yuán四垣
- shí sān xǐng十三省
- sī xì私系
- shì mù qīng ěr拭目倾耳
- shū miǎo殊邈
- shī cè失策
- sǒng jiàn竦健
- shēn tǎo申讨
- shuāng lín霜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