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三经
拼音shí sān jīng
注音ㄕˊ ㄙㄢ ㄐ一ㄥ
繁体十三經
词语解释
十三经[ shí sān jīng ]
⒈ 指《易经》、《书经》、《诗经》、《周礼》、《仪礼》、《礼记》、《春秋左传》、《春秋公羊传》、《春秋谷粱传》、《论语》、《孝经》、《尔雅》、《孟子》十三部儒家的经典。
英the thirteen classic works;
引证解释
⒈ 儒家的十三部经书,即《易》、《书》、《诗》、《周礼》、《仪礼》、《礼记》、《春秋左传》、《春秋公羊传》、《春秋穀梁传》、《论语》、《孝经》、《尔雅》、《孟子》。其形成过程为:汉 立《诗》《书》《易》《礼》《春秋》于学官,为五经; 唐 加《周礼》《仪礼》《公羊》《穀梁》为九经;至 开成 间刻石国子学,又加《孝经》《论语》《尔雅》为十二经; 宋 复增《孟子》,因有十三经之称。参阅 清 顾炎武 《日知录》卷十八; 清 钱泰吉 《曝书杂记》卷上。
引清 孔尚任 《桃花扇·逮社》:“你看十三经、廿一史、九流三教、诸子百家、腐烂时文、新奇小説,上下充箱盈架,高低列肆连楼。”
清 昭槤 《啸亭续录·石经》:“雍正 中,有生员 蒋衡 字 湘帆 者善书法,立志书十三经,十餘年乃成。”
国语辞典
十三经[ shí sān jīng ]
⒈ 宋代列《孟子》于经部,与《易经》、《书经》、《诗经》、《周礼》、《仪礼》、《礼记》、《左传》、《公羊传》、《谷梁传》、《论语》、《孝经》、《尔雅》,合称为「十三经」。
英语the Thirteen Confucian Classics, namely: Book of Songs 詩經|诗经[Shi1 jing1], Book of History 尚書|尚书[Shang4 shu1], Rites of Zhou 周禮|周礼[Zhou1 li3], Rites and Ceremonies 儀禮|仪礼[Yi2 li3], Classic of Rites 禮記|礼记[Li3 ji4], Book of Changes 易經|易经[Yi4 jing1], Mr Zuo's Annals 左傳|左传[Zuo3 Zhuan4], Mr Gongyang's Annals 公羊傳|公羊传[Gong1 yang2 Zhuan4], Mr Guliang's Annals 穀梁傳|谷梁传[Gu3 liang2 Zhuan4], The Analects 論語|论语[Lun2 yu3], Erya 爾雅|尔雅[Er3 ya3], Classic of Filial Piety 孝經|孝经[Xiao4 jing1], Mencius 孟子[Meng4 zi3]
德语Dreizehn Klassiker (Konfuzius) (S, Philos)
相关词语
- shì wǔ士伍
- sān hǎo liǎng dǎi三好两歹
- shēng qì升气
- shēn tǎo申讨
- shì mù qīng ěr拭目倾耳
- sǒng jiàn竦健
- shì wěi世伪
- shuāng lòu霜漏
- shēng cái生材
- shí xián时贤
- shān méi山眉
- shī miù失谬
- shì yǒu势友
- shēng xuán生旋
- shuǎ huā zhāo耍花招
- sè sè jù quán色色俱全
- shòu gǔ líng dīng瘦骨伶仃
- shōu shā收煞
- shū huǎn舒缓
- sūn sūn孙孙
- shào hóu guā邵侯瓜
- suì wēi遂威
- shū máng输芒
- shī cè失策
- shū miǎo殊邈
- shé jīn guō折巾郭
- shén yù qì cuì神郁气悴
- shí sān xǐng十三省
- shù jí束棘
- shù dǎo hú sūn sàn树倒猢孙散
- shì huǎn zé yuán事缓则圆
- shí shú识熟
- sī huà司化
- sǎ xiù洒绣
- shǐ zhōng ruò yī始终若一
- sì yuán四垣
- sī xì私系
- shí xiàng识相
- shuāng lín霜林
- shěng yuē省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