僧祇
拼音sēng qí
注音ㄙㄥ ㄑ一ˊ
繁体僧祇
词语解释
僧祇[ sēng qí ]
⒈ 梵语阿僧祇的省称。意为无数,无量。
⒉ 波斯语zangī的译音。泛指南海土著种族。或指非洲东海岸黑种人。
引证解释
⒈ 梵语阿僧祇的省称。意为无数,无量。
引宋 晁补之 《鹧鸪天·杜四侍郎郡君十二姑生日》词:“不劳龙女骋威仪。僧祇世界供游戏,贤懿光阴比寿期。”
清 蒋士铨 《临川梦·说梦》:“虽则是僧祇劫里业缘该,毕竟你龙华会上真身坏。”
王国维 《题蕺山先生遗像》诗:“僧祇劫去留人谱,风义衰时拜鬼雄。”
⒉ 波斯 语zangī的译音。泛指 南海 土著种族。或指 非洲 东海岸黑种人。
引《新唐书·南蛮传下·诃陵》:“元和 八年,献 僧祇 奴四、五色鸚鵡、频伽鸟等。”
《新唐书·室利佛逝》:“又献侏儒、 僧祇 女各二及歌舞,官使者为折衝,以其王为左威卫大将军。”
国语辞典
僧祇[ sēng qí ]
⒈ 胡语音译:(1) 佛教部派之一。大众部。(2) 印度最大的数量单位。意为无量。
引一百五十赞佛颂:「三僧祇数量,精勤无懈惓。」
相关词语
- sǎ xiù洒绣
- sǒng jiàn竦健
- shuāng lín霜林
- shōu shā收煞
- shù dǎo hú sūn sàn树倒猢孙散
- shī cè失策
- shí xiàng识相
- shí sān xǐng十三省
- shēng xuán生旋
- sī xì私系
- shǐ zhōng ruò yī始终若一
- shì wǔ士伍
- shí xián时贤
- shén yù qì cuì神郁气悴
- sì yuán四垣
- shēn tǎo申讨
- suì wēi遂威
- shēng cái生材
- shào hóu guā邵侯瓜
- shì wěi世伪
- shì mù qīng ěr拭目倾耳
- shū miǎo殊邈
- shù jí束棘
- shuāng lòu霜漏
- shū máng输芒
- shī miù失谬
- shēng qì升气
- sè sè jù quán色色俱全
- sī huà司化
- shì huǎn zé yuán事缓则圆
- shì yǒu势友
- shí shú识熟
- shěng yuē省约
- sūn sūn孙孙
- shòu gǔ líng dīng瘦骨伶仃
- sān hǎo liǎng dǎi三好两歹
- shé jīn guō折巾郭
- shuǎ huā zhāo耍花招
- shū huǎn舒缓
- shān méi山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