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解释
曲笔[ qū bǐ ]
⒈ 古指史官因顾忌而不据实记载。
例南史不曲笔以求存。——《后汉书·臧洪书》
英a distortion of the facts(by an official historian);
⒉ 写文章时为了生动而不直接描写。
英deliberate digression in writing;
引证解释
⒈ 史官由于某种原因,不据事直书,有意掩盖事情真相,谓之曲笔。
引《后汉书·臧洪传》:“昔 晏婴 不降志於白刃, 南史 不曲笔以求存,故身传图象,名垂后世。”
唐 刘知几 《史通·曲笔》:“将作者曲笔阿时,独成 光武 之美;諛言媚主,用雪 伯升 之怨也。”
清 平步青 《霞外攟屑·斠书·启祯野乘》:“《鮚埼亭集外编》记 方翼明 事云,秽诬不堪,为 王燮 曲笔增饰。”
柳亚子 《论诗六绝句》之一:“少闻曲笔《湘军志》,老负虚名 太史公。”
⒉ 指徇情枉法定案。 《魏书·游肇传》:“肇 之为廷尉也, 世宗 尝私敕 肇,有所降恕。
引肇 执而不从,曰:‘陛下自能恕之,岂足令臣曲笔也!’其执意如此。”
⒊ 指写作中委婉表达的手法。
引鲁迅 《<呐喊>自序》:“但既然是呐喊,则当然须听将令的了,所以我往往不恤用了曲笔。”
巴金 《<巴金选集>后记》:“我为了向图书杂志审查老爷们表示让步,常常在作品里用曲笔转弯抹角地说话,免得作品无法跟读者见面,或者连累发表我文章的刊物。”
国语辞典
曲笔[ qū bǐ ]
⒈ 因阿谀或有所畏惧而不能据事实直书。
引《后汉书·卷五十八·臧洪传》:「南史不曲笔以求存,故身传图象,名垂后世。」
反直笔 直书
⒉ 故意曲解法律条文而下判决。
引《北史·卷三十四·游雅传》:「宣武尝敕肇有所降恕,执而不从,曰:『陛下自能恕之,岂可令臣曲笔也。』」
相关词语
- qū cí驱辞
- qiáng lì强厉
- qīng shèn qín清慎勤
- qū chǐ曲尺
- qiū jì鳅鮆
- qí bù碁布
- qiáo shǒu qǐ zhǒng翘首跂踵
- qǐ huó乞活
- qǐ fèi起废
- qióng è琼萼
- qín huáng dǎo shì秦皇岛市
- qīng pèi轻辔
- qiú shēn求伸
- qí lín gé麒麟阁
- qiú fú ráng zāi求福禳灾
- qiáo zhù侨住
- qīng suǒ kè青琐客
- qiào tuó陗阤
- qí shū xiān zhuó棋输先著
- qīng jiǎn青简
- qiú dù泅渡
- qiān tì迁替
- qiān wù牵物
- qiú huà求化
- qīng yì清毅
- quán zhī quán néng全知全能
- qiàn zī yóu piào欠资邮票
- qiū guān秋官
- qià lái恰来
- qiú rán gōng虬髯公
- qí lì骑吏
- quán qīng zhōng wai权倾中外
- quàn jiàn劝谏
- quē è缺阨
- quán shū全书
- qià zhòng yào hài恰中要害
- qiú shuǐ泅水
- quǎn mǔ zhī zhōng畎亩之中
- qín é螓蛾
- qióng nú琼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