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解释
排难解纷[ pái nàn jiě fēn ]
⒈ 原指给人排除危难、解决纠纷,现指调解纠纷。
例夫国有诸侯之事,而能端委束带,与宾客重,以排难解纷,徇国家之急。——宋·司马光《答孔文仲司户书》
英exclude difficulties and solve dispute;
引证解释
⒈ 战国 时, 秦 围 赵 邯郸 急, 魏 使 辛垣衍 劝 赵 尊 秦 为帝。 鲁仲连 以大义责 衍。秦 将闻之,为之退兵五十里。适 魏 兵救 赵,邯郸 围解。
引赵 欲封 仲连,仲连 辞曰:“所贵於天下士者,为人排患释难解纷乱而无所取也。”
见《战国策·赵策三》、《史记·鲁仲连邹阳列传》。后因以“排难解纷”指为人排除危难或调解纠纷。 《旧唐书·张濬传》:“若能此际排难解纷,陈师鞠旅,共诛盗贼,迎奉鑾舆,则富贵功名,指掌可取。”
宋 文天祥 《己未上皇帝书》:“天下有事,凡能担当开拓,排难解纷,惟其才耳。”
明 杨仪 《李姬传》:“﹝ 李嘉謨 ﹞能谦恭下士,排难解纷,以全善类。”
清 李渔 《意中缘·设计》:“况且排难解纷是我辈的常事,何足为奇!”
叶圣陶 《倪焕之》二二:“蒋如冰 出任乡董已有四年,忙的是给人家排难解纷,到城里开会,访问某人某人那些事。”
亦作“排患解纷”。 唐 崔知贤 《三月三日宴王明府山亭》诗 明 孙慎行 序:“遗形却立,终希独善之资;排患解纷,未洽随时之义。”
清 吴伟业 《柳敬亭传》:“其善用权譎,为人排患解纷率类此。”
国语辞典
排难解纷[ pái nàn jiě fēn ]
⒈ 语本指为人解围。清·李渔也作「排患解纷」。
引《史记·卷八三·鲁仲连邹阳传》:「鲁连笑曰:『所贵于天下之士者,为人排患释难、解纷乱而无取也。』」
《旧唐书·卷一七九·张濬传》:「若能此际排难解纷,陈师鞠旅,共诛寇盗,迎奉銮舆,则富贵功名,指掌可取。」
《意中缘·第二七出》:「况且排难解纷是我辈的常事,何足为奇?」
反挑拨离间 推波助澜 火上浇油
相关词语
- pí qiè皮箧
- pí zhài疲瘵
- pōu xī剖悉
- pī máo suǒ yǎn披毛索靥
- pāo fèi抛废
- pì měi媲美
- pái tuī排推
- páo xiū庖羞
- pái zhǎng排长
- píng shēng jìng qì屏声静气
- píng shī平施
- pái niē排捏
- pǐn huì品汇
- pāo chú抛除
- pèng qiǎo碰巧
- pà yǎng shù怕痒树
- píng mín平民
- pò yì破译
- pēng rèn亨饪
- piāo zhuì飘坠
- péng tóu朋头
- pú zī蒲姿
- pī dòu批斗
- píng yǐn屏隐
- pín ní贫尼
- píng chú平处
- pī wù披雾
- píng chí軿驰
- pò pò洦洦
- piāo líng飘泠
- pōu xī剖析
- píng ān jiào平安醮
- píng yāo凭妖
- pān fù攀傅
- píng fú屏伏
- píng yáng dì平洋地
- pēn guàn喷灌
- pò duǒ破朵
- píng fáng平房
- pī ruǎn纰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