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解释
牛耳[ niú ěr ]
⒈ 古代诸侯会盟时,割牛耳取血盛敦中,置牛耳于盘,由主盟者执盘分尝诸侯为誓,以示信守。《周礼·夏官·戎右》:“赞牛耳,桃茢。”郑玄注:“尸盟者割牛耳取血助为之,及血在敦中,以桃茢沸之又助之也。”后用以指在某方面居于领袖地位的人。
引证解释
⒈ 古代诸侯会盟时,割牛耳取血盛敦中,置牛耳于盘,由主盟者执盘分尝诸侯为誓,以示信守。参见“执牛耳”。
引《周礼·夏官·戎右》:“赞牛耳,桃茢。”
郑玄 注:“尸盟者割牛耳取血助为之,及血在敦中,以桃茢沸之又助之也。”
后用以指在某方面居于领袖地位的人。 宋 文天祥 《二月六日海上大战向南恸哭》诗:“身为大臣义当死,城下师盟愧牛耳。”
清 冯桂芬 《洪鼎邮程诗思图》诗:“洪君 清才出吾党,文社儼推牛耳长。”
蒋同超 《挽丘沧海》诗:“七子天南绍 建安,当年牛耳执骚坛。”
国语辞典
牛耳[ niú ěr ]
⒈ 牛耳朵。
引《山海经·北山经》:「单张之山,其上无草木,有兽焉,其状如豹而长尾,人首而牛耳一目。」
⒉ 古代诸侯会盟时,盟主割牛耳取血,分与诸侯宣誓,以表守信。后称居领导地位的人为「牛耳」。
引宋·文天祥〈二月六日海上大战国事不济孤臣天祥坐北舟中向南恸哭为之〉诗:「身为大臣义当死,城下师盟愧牛耳。」
近盟主
同音词
相关词语
- néng shǐ能始
- niè chǒng孽宠
- nú lù奴戮
- niē gù捏故
- nuǎn sī暖丝
- nú gē奴哥
- ná wěn拿稳
- nù shēng怒生
- nán tà南榻
- nán guǎn南馆
- nào jiāng闹僵
- nèi lào内涝
- niú láng xīng牛郎星
- nián kǎo年考
- nèi xiē gè那些个
- ní qiú麑裘
- niǎo ké鸟壳
- niú hòu牛后
- nèi qiān内迁
- ní luó hé尼罗河
- nǚ bì女嬖
- niè zì涅字
- niàn shì念室
- nán juàn南卷
- niè děng蹑等
- niǎo yún鸟耘
- nián hú黏糊
- nián shì年市
- niǎo míng鸟明
- nù bù kě è怒不可遏
- nán zhàng shān南障山
- nèi miàn内面
- nuǎn huǒ pén暖火盆
- nèi guǐ内宄
- nián zhuàng qì ruì年壮气锐
- nǚ sūn女孙
- nǎi qí乃其
- nǚ tóu女头
- nèi chéng内乘
- ní jiā lā guā尼加拉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