没奈何
拼音mò nài hé
注音ㄇㄛˋ ㄋㄞˋ ㄏㄜˊ
繁体沒奈何
词语解释
没奈何[ mò nài hé ]
⒈ 无可奈何。
例小黄等了很久不见他来,没奈何只好一个人去了。
英have no alternative; be utterly hopeless;
引证解释
⒈ 无可如何,没办法。
引《朱子语类》卷四:“诸葛武侯 未遇 先主,只得退藏,一向休了,也没奈何。”
《三国演义》第七十回:“张郃 不见救兵至,正没奈何,又见山上火起,已被 张飞 后军夺了寨栅。”
清 孔尚任 《桃花扇·听稗》:“只怕演义盲词,难入尊耳。没奈何且把相公们读的《论语》説一章罢!”
许杰 《台下的喜剧》:“她的孩子却恋着锣鼓声,不肯就走,她又没奈何坐了下来。”
⒉ 旧指特大银锭。言难以动用。
引宋 洪迈 《夷坚支志戊·张拱之银》:“俗云 张循王 在日,家多银,每以千两鎔一毬,目为没奈何。”
清 蒲松龄 《聊斋志异·仇大娘》:“银成‘没奈何’。”
⒊ 古代的一种具有燃烧性能的武器。
引清 钱谦益 《国初群雄事略·汉陈友谅》:“上亲领舟师往征……以芦蓆作圈,围五尺,长七尺,糊以纸布,丝麻缠之,内贮火药捻子及诸火器,名曰‘没奈何’,用竿挑於船桅之上,两船相帮,燃火线,烧断悬索,‘没奈何’落於敌船舟中,火器俱发,焚毁无救。”
吴晗 《朱元璋传》第三章:“元璋 军的主要战术是火攻……有一种叫‘没奈何’,用芦席作圈,周围五尺,长七尺,糊以布纸,缠以丝麻,内贮火药捻子及诸火器。”
国语辞典
没奈何[ mò nài hé ]
⒈ 莫可奈何、毫无办法。也作「末耐何」、「无奈何」。
引《文明小史·第五六回》:「人家同他起了一个外号,叫做余日本,后来叫惯了,当面都有人叫他余日本,他也没奈何。」
⒉ 相传宋张循王俊家多银,每以千两镕铸一球,称为「没奈何」。见宋·洪迈《夷坚戊志·卷四·张拱之银》。后指较大的银锭。
引《聊斋志异·卷一〇·仇大娘》:「禄默思良久,对曰:『银成「没奈何」。』」
相关词语
- mò sì zǐ suān没食子酸
- mù qún牧羣
- míng yuē名约
- mí àn迷暗
- mò huì默会
- méi táo shèng没淘剩
- mái liàn埋殓
- mò fan磨烦
- mài běn卖畚
- mǎ hǎi máo马海毛
- mí xī迷奚
- míng xiū zhàn dào,àn dù chén cāng明修栈道,暗渡陈仓
- mí hào糜耗
- míng zuò冥坐
- mù gàn niǎo qī木干鸟栖
- měi xiáng美祥
- mǎ chǎng马厂
- mò jiǎn末简
- méi huā shí梅花石
- mó xiāo摹肖
- mà chā杩叉
- mǐn zhì敏智
- mǎo jìn er铆劲儿
- mìng bó命薄
- miǎn yù勉喻
- mì jìng谧静
- mì xiàng秘象
- mù lèi慕类
- mào jiè懋戒
- méi tóu bù zhǎn眉头不展
- mì cì密赐
- mài kē卖科
- mén chā guān门插关
- mí hún jú迷魂局
- mín jiā民家
- míng kè铭刻
- mǎ kǎi马铠
- mǎn bù满布
- mèn luàn闷乱
- miàn shú面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