鸣条
拼音míng tiáo
注音ㄇ一ㄥˊ ㄊ一ㄠˊ
繁体鳴條
词语解释
鸣条[ míng tiáo ]
⒈ 风吹树枝发声。
⒉ 指随风动摇发声的树枝。
⒊ 古地名。在今山西运城安邑镇北,相传商汤伐夏桀战于此地。又名高侯原。
引证解释
⒈ 风吹树枝发声。
引《古文苑》卷十一引 汉 董仲舒 《雨雹对》:“太平之世,则风不鸣条,开甲散萌而已。”
晋 成公绥 《啸赋》:“动商则秋霖春降,奏角则谷风鸣条。”
宋 梅尧臣 《和人喜雨》:“夕风不鸣条,甘润忽周普。”
鲁迅 《集外集拾遗补编·<惜花四律>之二》:“微风欲来勤插棘,熏风有意不鸣条。”
⒉ 指随风动摇发声的树枝。
引三国 魏 曹植 《橘赋》:“颺鸣条以流响,希 越 鸟之来栖。”
晋 陆机 《猛虎行》:“崇云临岸骇,鸣条随风吟。”
⒊ 古地名。在今 山西 运城 安邑镇 北,相传 商汤 伐 夏桀 战于此地。又名 高侯原。
引《书·汤誓序》:“伊尹 相 汤 伐 桀,升自 陑,遂与 桀 战于 鸣条 之野,作《汤誓》。”
孔 传:“地在 安邑 之西。”
三国 魏 曹丕 《秋胡行》之一:“鸣条 之役,万举必全。”
国语辞典
鸣条[ míng tiáo ]
⒈ 地名。在今山西省安邑县的鸣条冈,为成汤败桀的地方。
⒉ 因风吹而发声的枝条。
引晋·陆机〈猛虎行〉:「崇云临岸骇,鸣条随风吟。」
同音词
相关词语
- mí hào糜耗
- mò jiǎn末简
- míng zuò冥坐
- mí àn迷暗
- mín jiā民家
- mò fan磨烦
- mǎ chǎng马厂
- mǎo jìn er铆劲儿
- méi táo shèng没淘剩
- mù lèi慕类
- mì cì密赐
- míng kè铭刻
- mén chā guān门插关
- mò sì zǐ suān没食子酸
- míng yuē名约
- méi tóu bù zhǎn眉头不展
- mù qún牧羣
- mò huì默会
- miàn shú面熟
- míng xiū zhàn dào,àn dù chén cāng明修栈道,暗渡陈仓
- mìng bó命薄
- mào jiè懋戒
- mái liàn埋殓
- miǎn yù勉喻
- mù gàn niǎo qī木干鸟栖
- mài běn卖畚
- mó xiāo摹肖
- mǐn zhì敏智
- mì xiàng秘象
- mǎn bù满布
- mí xī迷奚
- mí hún jú迷魂局
- méi huā shí梅花石
- měi xiáng美祥
- mǎ kǎi马铠
- mèn luàn闷乱
- mà chā杩叉
- mǎ hǎi máo马海毛
- mì jìng谧静
- mài kē卖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