鸣琴
拼音míng qín
注音ㄇ一ㄥˊ ㄑ一ㄣˊ
繁体鳴琴
词语解释
鸣琴[ míng qín ]
⒈ 琴。
⒉ 弹琴。
⒊ 《吕氏春秋·察贤》:“宓子贱治单父,弹鸣琴,身不下堂而单父治。”后因用“鸣琴”称颂地方官简政清刑,无为而治。
引证解释
⒈ 琴。
引《韩非子·说林下》:“文子 曰:‘吾尝好音,此人遗我鸣琴;吾好珮,此人遗我玉环。’”
晋 陆机 《拟东城一何高》诗:“闲夜抚鸣琴,惠音清且悲。”
唐 柳宗元 《李西川荐琴石》诗:“远师 騶忌 鼓鸣琴,去和《南风》愜 舜 心。”
⒉ 弹琴。
引唐 高适 《登子贱琴堂赋诗》之一:“宓子 昔为政,鸣琴登此臺。”
唐 黄滔 《湘中赠张逸人》诗:“鸣琴坐见燕鸿没,曳履吟忘野逕赊。”
宋 周密 《齐东野语·作邑启事》:“鸣琴堂上,将貽不治事之讥;投巫水中,必得擅杀人之罪。”
⒊ 后因用“鸣琴”称颂地方官简政清刑,无为而治。
引《吕氏春秋·察贤》:“宓子贱 治 单父,弹鸣琴,身不下堂而 单父 治。”
唐 郎士元 《送长沙韦明府》诗:“遥知讼堂里,佳政在鸣琴。”
明 王錂 《寻亲记·修筑》:“下官 封丘县 宰是也。才非雉锦,政忝鸣琴。”
清 陈梦雷 《赠臬宪于公》诗:“製锦功偏著,鸣琴政自循。”
国语辞典
鸣琴[ míng qín ]
⒈ 弹琴。
引《文选·阮籍·咏怀诗一七首之一》:「夜中不能寐,起坐弹鸣琴。」
⒉ 比喻无为而治。
引汉·刘向《说苑·卷七·政理》:「宓子贱治单父,弹鸣琴,身不下堂,而单父治。」
⒊ 形容瀑布的声音。
引唐·王勃〈郊园即事〉诗:「断山疑画障,悬溜泻鸣琴。」
相关词语
- mǎ hǎi máo马海毛
- miàn shú面熟
- mǎo jìn er铆劲儿
- mìng bó命薄
- mài kē卖科
- mí hún jú迷魂局
- mén chā guān门插关
- miǎn yù勉喻
- mù lèi慕类
- mò fan磨烦
- mǐn zhì敏智
- mái liàn埋殓
- mó xiāo摹肖
- mài běn卖畚
- mín jiā民家
- míng kè铭刻
- měi xiáng美祥
- mà chā杩叉
- mù gàn niǎo qī木干鸟栖
- mù qún牧羣
- mào jiè懋戒
- méi tóu bù zhǎn眉头不展
- méi huā shí梅花石
- mì xiàng秘象
- mò jiǎn末简
- mò huì默会
- míng yuē名约
- mí xī迷奚
- mǎ chǎng马厂
- mì cì密赐
- mèn luàn闷乱
- mí àn迷暗
- míng xiū zhàn dào,àn dù chén cāng明修栈道,暗渡陈仓
- mǎn bù满布
- mò sì zǐ suān没食子酸
- mǎ kǎi马铠
- méi táo shèng没淘剩
- mì jìng谧静
- mí hào糜耗
- míng zuò冥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