绵里针
拼音mián lǐ zhēn
注音ㄇ一ㄢˊ ㄌ一ˇ ㄓㄣ
繁体綿裡針
词语解释
绵里针[ mián lǐ zhēn ]
⒈ 亦作“绵里针”。
⒉ 比喻外柔和而内尖刻。
⒊ 比喻书法柔中有刚。
引证解释
⒈ 亦作“绵里鍼”。 比喻外柔和而内尖刻。
引元 石德玉 《曲江池》第二折:“笑里刀剐皮割肉,绵里针剐髓挑觔。”
《金瓶梅词话》第五一回:“原来知人知面不知心,那里看人去,乾净是个绵里针肉里刺的货。”
茅盾 《清明前后》第三幕:“严 虽老练,什么都见过,但当着客人面前,这样的绵里针也有点受不住。”
⒉ 比喻书法柔中有刚。参见“绵里铁”。
引清 焦循 《忆书》卷一:“前侍御南海 吴荷屋 出 顾氏 玉泓馆 所藏 宋 庆历 间 范氏 书楼原石拓本见示,丰腴悦泽,緜里藏鍼,凡得六百八字,为平生仅见。”
国语辞典
绵里针[ mián lǐ zhēn ]
⒈ 藏在绵絮里的针。指不易觉察的阴谋。
引元·石君宝《曲江池·第二折》:「笑里刀剐皮割肉,绵里针剔髓挑觔。」
《金瓶梅·第五一回》:「干净是个绵里针、肉里刺的货, 还不知在汉子跟前架的甚么舌儿哩!」
⒉ 比喻小心、细心。元·王实甫也作「绵里裹针」、「绵里藏针」。
引《西厢记·第三本·第四折》:「得了个纸条儿恁般绵里针,若见玉天仙怎生软厮禁?」
相关词语
- mén chā guān门插关
- mì jìng谧静
- mù lèi慕类
- mǎn bù满布
- mà chā杩叉
- mí hào糜耗
- mín jiā民家
- mǎo jìn er铆劲儿
- míng kè铭刻
- míng zuò冥坐
- mì xiàng秘象
- méi tóu bù zhǎn眉头不展
- mài běn卖畚
- mù qún牧羣
- míng xiū zhàn dào,àn dù chén cāng明修栈道,暗渡陈仓
- mó xiāo摹肖
- miǎn yù勉喻
- méi huā shí梅花石
- mài kē卖科
- mìng bó命薄
- mǎ kǎi马铠
- mái liàn埋殓
- miàn shú面熟
- mò sì zǐ suān没食子酸
- mò huì默会
- mǐn zhì敏智
- mǎ hǎi máo马海毛
- mù gàn niǎo qī木干鸟栖
- mèn luàn闷乱
- mí àn迷暗
- mào jiè懋戒
- mí xī迷奚
- mò fan磨烦
- mò jiǎn末简
- mǎ chǎng马厂
- mì cì密赐
- míng yuē名约
- mí hún jú迷魂局
- méi táo shèng没淘剩
- měi xiáng美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