莽莽
拼音mǎng mǎng
注音ㄇㄤˇ ㄇㄤˇ
繁体莽莽
组合形容词,AA式
词语解释
莽莽[ mǎng mǎng ]
⒈ 草木茂盛的样子。
例莽莽榛榛。——〔英〕赫胥黎著、严复译《天演论》
英luxuriant; rank;
⒉ 广阔;范围非常宽广。
英vast; boundless;
引证解释
⒈ 茂盛貌。
引《楚辞·九章·怀沙》:“滔滔孟夏兮,草木莽莽。”
朱熹 集注:“莽莽,茂盛貌。”
晋 潘岳 《伤子辞》:“奈何兮弱子,邈弃尔兮邱林。还眺兮坟瘞,草莽莽兮木森森。”
周实 《民立报出版日少屏索祝爰赋》:“重重草木羞依附,莽莽荆榛待剪除。”
⒉ 众多貌。犹累累。
引梁启超 《中国历史上革命之研究》:“故数千年莽莽相寻之革命,其蓄谋焉,戮力焉,渫血焉,奏凯焉者,靡不出于一二私人。”
梁启超 《中国史叙论》:“悠悠二千岁,莽莽十数姓,谋謨之臣比肩,掌故之书充栋,要其立法之根,不出此防弊之一心。”
⒊ 长大貌。
引《吕氏春秋·知接》:“戎人见暴布者而问之曰:‘何以为之莽莽也?’指麻而示之。怒曰:‘孰之壤壤也,可以为之莽莽也?’”
高诱 注:“莽莽,长大貌。”
⒋ 无涯际貌。
引《楚辞·九辩》:“蹇充倔而无端兮,泊莽莽而无垠。”
唐 杜甫 《秦州杂诗》之七:“莽莽万重山,孤城山谷间。”
明 何景明 《苦寒行》之二:“莽莽北郊外,死骨聚如丘。”
程善之 《革命后感事和怀霜》:“大江 东逝海西流,莽莽风云转瞬收。”
⒌ 指时间的长远无际;悠久。
引梁启超 《中国积弱溯源论》:“莽莽千载,念来日之大难。”
⒍ 渺茫;迷茫。
引元 黄缙 《即事》诗:“浮生莽莽吾何计,独立看云竟落暉。”
清 龚自珍 《最录神不灭论》:“顾儒者曰:神不灭,佛之言也。吾儒不然,此身存即存,此身灭即灭,则吾壹不知儒之於《易》、於《诗》、於《礼》,尽若是其莽莽耶?尽若是其墨墨耶?”
⒎ 草率;鲁莽。
引清 王夫之 《读四书大全说·论语·先进篇七》:“想来 匡 人之暴,亦不是莽莽杀人,处之有道,则自歛辑。”
清 纪昀 《阅微草堂笔记·滦阳续录五》:“殆 閔公 莽莽有傖气,恐其偶然冲出,致败人意耳。”
⒏ 气势雄浑貌。 明 王世贞 《艺苑卮言》卷三:“曹公 莽莽,古直悲凉。 子桓 小藻,自是乐府本色。
引子建 天才流丽,虽誉冠千古,而实逊父兄。”
国语辞典
莽莽[ mǎng mǎng ]
⒈ 草木茂盛幽深的样子。
引《楚辞·屈原·九章·怀沙》:「滔滔孟夏兮,草木莽莽。」
⒉ 渺无边际的样子。
引唐·杜甫〈秦州杂诗〉二〇首之七:「莽莽万重山,孤城山谷间。」
唐·岑参〈走马川行奉封大夫出师西征〉诗:「君不见走马川雪海边,平沙莽莽黄入天。」
相关词语
- mén chā guān门插关
- méi tóu bù zhǎn眉头不展
- mín jiā民家
- mǐn zhì敏智
- mèn luàn闷乱
- měi xiáng美祥
- mí hào糜耗
- mì jìng谧静
- mǎn bù满布
- mò jiǎn末简
- mài běn卖畚
- mǎ kǎi马铠
- mì cì密赐
- míng zuò冥坐
- miǎn yù勉喻
- mí àn迷暗
- mào jiè懋戒
- mí hún jú迷魂局
- miàn shú面熟
- mù qún牧羣
- mìng bó命薄
- mà chā杩叉
- mí xī迷奚
- mù gàn niǎo qī木干鸟栖
- mǎ hǎi máo马海毛
- mái liàn埋殓
- mì xiàng秘象
- míng yuē名约
- mò fan磨烦
- mò huì默会
- méi huā shí梅花石
- míng xiū zhàn dào,àn dù chén cāng明修栈道,暗渡陈仓
- mò sì zǐ suān没食子酸
- mǎo jìn er铆劲儿
- mù lèi慕类
- mó xiāo摹肖
- méi táo shèng没淘剩
- mǎ chǎng马厂
- mài kē卖科
- míng kè铭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