流俗
拼音liú sú
注音ㄌ一ㄡˊ ㄙㄨˊ
繁体流俗
词语解释
流俗[ liú sú ]
⒈ 世俗,一般的风俗习惯。
例文史星历近乎仆祝之间,固主上所戏弄,倡优畜之,流俗之所轻也。——司马迁《报任安书》
诋尽流俗。
英prevalent custom; current fashion;
⒉ 也指一般的风俗习惯。另指世俗之人。
引证解释
⒈ 社会上流行的风俗习惯。多含贬义。
引《礼记·射义》:“幼壮孝弟,耆耋好礼,不从流俗,脩身以俟死者,不在此位也。”
唐 柳宗元 《答韦中立论师道书》:“今之世,不闻有师,有輒譁笑之,以为狂人。独 韩愈 奋不顾流俗,犯笑侮,收召后学,作《师説》。”
郭沫若 《历史人物·隋代大音乐家万宝常》:“大凡一位伟大的艺术家或思想家,照例是跑过了时代,不为流俗所容。”
⒉ 平庸粗俗。
引晋 葛洪 《抱朴子·博喻》:“英儒硕生,不饰细辩於浅近之徒;达人伟士,不变皎察於流俗之中。”
唐 元稹 《上令狐相公诗启》:“然以为律体卑下,格力不扬,苟无姿态,则陷流俗。”
刘绍棠 《西苑草》:“文章写得相当流利,不流俗……可以说是有独到之处。”
⒊ 指世间平庸的人。
引《汉书·司马迁传》:“僕之先人非有剖符丹书之功,文史星历近乎卜祝之间,固主上所戏弄,倡优畜之,流俗之所轻也。”
宋 李如箎《东园丛说·坡词》:“愚每举此一事,而为人言之,莫以为然。此可与深於词者语,岂流俗之所能识也哉。”
田北湖 《与某生论韩文书》:“曩於所谓 唐 宋 大家者,私用臧否;然而流俗之耳目,且骇且怪,何以免此詬病也!”
国语辞典
流俗[ liú sú ]
⒈ 流行于社会上的风俗习惯。
引《礼记·射义》:「幼壮孝弟,耆耋好礼,不从流俗,修身以俟死者,不在此位也。」
《孟子·尽心下》:「同乎流俗,合乎污世。」
⒉ 世俗的人。
引《文选·张协·杂诗一〇首之五》:「流俗多昏迷,此理谁能察。」
相关词语
- làn cháng烂肠
- líng yáng麢羊
- lù xíng鹭行
- lín cǎi鳞彩
- liè yè烈业
- líng xī灵夕
- lóng shēn龙身
- lí wù黎物
- lì yuè丽月
- liào zhàng料帐
- lù dòng鹿洞
- luán zī鸾姿
- lù chū路出
- lǚ jù吕巨
- léi hōng diàn zhuǎn雷轰电转
- lè bì勒毕
- lù liáng fàng sì陆梁放肆
- lǜ gé shī律格诗
- lí zòng离纵
- lā fǎ gé拉法格
- lún dūn dì xià tiě dào伦敦地下铁道
- lái huì来会
- luán yí wèi銮仪卫
- lǐ shàn lán李善兰
- lù lín hǎo hàn绿林好汉
- liàn yì炼意
- lǐng yīn岭阴
- liè quán冽泉
- lì zhǔ丽瞩
- lǎo diāo老雕
- lì duān利端
- lì shí立石
- liè yíng列营
- lù mǎ路马
- liǎng jiǎo jū jiān两脚居间
- lèi dǐ xià chā chái肋底下插柴
- lì jiào立教
- lǐ shē níng jiǎn礼奢宁俭
- lǎn zhū揽诸
- lè wán乐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