校书郎
拼音jiào shū láng
注音ㄐ一ㄠˋ ㄕㄨ ㄌㄤˊ
繁体校書郎
词语解释
校书郎[ jiào shū láng ]
⒈ 东汉时,征召学士至兰台或东观宫中藏书处校勘典籍,其职为郎中者,称校书郞中(亦省称校书郎);其职为郎者,则称校书郎。三国魏始置校书郎官职,司校勘宫中所藏典籍诸事。唐以后历代因之。明以后不置。
引证解释
⒈ 东汉 时,征召学士至 兰台 或 东观 宫中藏书处校勘典籍,其职为郎中者,称校书郞中(亦省称校书郎);其职为郎者,则称校书郎。 三国 魏 始置校书郎官职,司校勘宫中所藏典籍诸事。 唐 以后历代因之。 明 以后不置。参阅《通典·职官八》。
引《后汉书·梁慬传》:“校书郎 马融 上书讼 慬 与护羌校尉 庞参。”
王先谦 集解“盖中郎、侍郎、郎中,通谓之三署郎,校书郎中本可省称校书郎,犹尚书僕射之省称尚书耳。”《后汉书·杨终传》:“显宗 时,徵诣 兰臺,拜校书郎。”
《魏书·律历志上》:“中坚将军、屯骑校尉 张洪,故太史令 张明豫 息盪寇将军 龙祥,校书郎 李业兴 等三家并上新历,各求申用。”
唐 元稹 《赠三吕校书》诗:“同年同拜校书郎,触处潜行烂熳狂。”
《宣和遗事》后集:“遣校书郎 卫肤敏 为贺生辰使。”
国语辞典
校书郎[ jiào shū láng ]
⒈ 职官名。专司典校书籍的官员。东汉时已有此官名,唐代时为文人起家的美官,由此进身,往往可达清高显要的地位。
相关词语
- jiǎn kàn捡看
- jīn dé金德
- jīn wú金吾
- jīn sì禁寺
- jiǔ yòu九囿
- jiàng guān将官
- jiē gé阶阁
- jié jǐ ài rén洁己爱人
- jī zhàng击杖
- jī jué肌觉
- jū fāng拘方
- jué jiàn谲谏
- jiū gēn ér究根儿
- jìn miù禁缪
- jiē duàn阶段
- jiāo qǐ交绮
- jié pāi qì节拍器
- jīn ǎo zǐ金袄子
- jiě xiǎng解饷
- jī yuè机岳
- jǐ gǔ掎汩
- jiǔ jiā bǎo酒家保
- jiāo jiǎn骄蹇
- jìn guǎng寖广
- jiǎn jì柬寄
- jì gōng计功
- jīn huáng huáng金煌煌
- jī dào稽道
- jī bù xuán zhǒng机不旋踵
- jī féi bù xià dàn鸡肥不下蛋
- jìn jùn劲骏
- jī sù激素
- jiàn yì gǎn wéi见义敢为
- jiàn jiè荐藉
- jiǔ yòu九佑
- jié fù jiù pín劫富救贫
- jīn jǐn矜谨
- jiào biān教鞭
- jǔ jí举籍
- jiǎn sù检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