缠头
拼音chán tóu
注音ㄔㄢˊ ㄊㄡˊ
繁体纏頭
词语解释
缠头[ chán tóu ]
⒈ 指古代艺人把锦帛缠在头上作装饰。
英decorating brocade round the head in ancient actors;
⒉ 演毕,客人赠艺人的锦帛;后作为送给艺人礼物的通称。
例五陵少年争缠头。——唐·白居易《琵琶行(并序)》
英present actors with brocade;
⒊ 回族人以白布包头。
英white cloth round the head in Hui nationality;
引证解释
⒈ 古代歌舞艺人表演完毕,客以罗锦为赠,称“缠头”。
引唐 杜甫 《即事》诗:“笑时花近眼,舞罢锦缠头。”
《太平御览》卷八一五引《唐书》:“旧俗,赏歌舞人,以锦綵置之头上,谓之‘缠头’。”
⒉ 后来又作为赠送妓女财物的通称。
引宋 陆游 《梅花绝句》:“濯锦江 边忆旧游,缠头百万醉青楼。”
《初刻拍案惊奇》卷二二:“当日取出十两银子送与 王赛儿,做昨日缠头之费。”
郁达夫 《日本竹枝词》之九:“公子缠头随手掷,买花原为卖花人。”
⒊ 我国 回 族和 维吾尔 族,有一部分人习以白布缠头, 清 代官书或文籍中常称为 缠头、缠头回 或 缠回。
引《林则徐日记·道光二十二年九月二十三日》:“城内及附近 回 民约万餘户,男戴印花小帽,女穿红衣,土人呼为 缠头。”
范长江 《中国的西北角》第四篇九:“新疆 大部的人口是 东土耳其 人,大致即 中国 历史上所谓 突厥。他们喜以布包头,故 汉 人呼之曰 缠头,又因他们多半奉回教,故又叫做 缠回。”
董必武 《我国抗战二年来的民众运动》:“西北的 缠回,西南的 苗 夷,都认识 日 寇的凶残狡猾,都激起同仇敌忾的热忱。”
⒋ 缠扰不休的人。
引元 李寿卿 《度柳翠》第二折:“我这个度人的好是缠头。”
国语辞典
缠头[ chán tóu ]
⒈ 古时舞者用彩锦缠头,当宾客宴集,赏舞完毕,常赠罗锦给舞者为彩,称为「缠头」。对于青楼歌妓,宾客也往往赐锦,或以财物代替。后把送给歌伎或妓女之财物称为「缠头」。
引唐·白居易〈琵琶行〉:「五陵年少争缠头,一曲红绡不知数。」
宋·陆游〈梅花绝句〉一〇首之四:「濯锦江边忆旧游,缠头百万醉青楼。」
⒉ 回人以白布缠头,称为「缠头回子」。
同音词
相关词语
- cǎo cù草猝
- cǔn liú忖留
- cán jī残机
- chē lù车路
- chǐ ràng齿让
- cāo xián操弦
- chūn niú tú春牛图
- cì hou伺候
- chū pú摴蒲
- chàng ōu倡讴
- chèn bù谶步
- chū fǎng出访
- chǐ jīn褫衿
- chèn yán谶言
- cǐ jiān此间
- cóng dòng从动
- cuì lǜ翠緑
- chōng xīn冲心
- chán wǎn婵婉
- chéng yì呈艺
- cuì zhàng毳帐
- chǐ yú kuài wǔ耻与哙伍
- chàng yáng畅扬
- chán tuì蝉蜕
- chuī hú zǐ dèng yǎn吹胡子瞪眼
- cóng cán藂残
- chóng tóng重瞳
- chūn bō春播
- chén gǔ尘毂
- cháng shí常时
- cùn xiá zhì lún寸辖制轮
- chèn yùn趁韵
- chēn guài瞋怪
- chuán mài遄迈
- chuáng wèi床位
- cāng yíng fù jì wěi苍蝇附骥尾
- cuì huán翠鬟
- cū lǚ麤履
- chōng tī冲梯
- cì tīng赐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