布袋和尚
拼音bù dài hé shàng
注音ㄅㄨˋ ㄉㄞˋ ㄏㄜˊ ㄕㄤˋ
繁体佈袋和尚
词语解释
布袋和尚[ bù dài hé shàng ]
⒈ 五代时僧人。名契此,明州奉化(今属浙江)人。传说常以杖挑一布袋入市,见物即乞,出语无定,随处寝卧,形如疯癫。世人称他为弥勒化身。佛教寺庙山门里供奉的笑口常开的大肚弥勒,相传是他的造像。
引证解释
⒈ 五代 时僧人,世传为 弥勒菩萨 的应化身。 《景德传灯录·明州布袋和尚》谓其自称 契此,时号 长汀子布袋师。
引宋 庄季裕 《鸡肋编》卷中:“昔 四明 有异僧,身矮而皤腹,负一布囊,中置百物,於稠人中时倾写於地曰:‘看,看!’人皆目为 布袋和尚,然莫能测。临终作偈曰:‘ 弥勒 真 弥勒,分身百千亿。时时识世人,时人总不识。’於是隐囊而化。今世遂塑画其像为 弥勒菩萨 以事之。”
明 田汝成 《西湖游览志馀·方外玄踪》:“布袋和尚 者,在 奉化县 岳林寺,尝皤腹,以杖荷一布袋,凡供身之具尽贮袋中,随处偃卧;天将雨,即著溼草履,骤行途中;遇亢暘,即曳高齿木屐,竖膝而睡。 梁 贞明 三年,於寺中东廊石上端坐而逝。今 杭州 诸寺皆塑其像,抚膝袒怀,开口而笑,荷布袋於傍,盖僧家藉此以示云游之状,为募化之资耳。”
国语辞典
布袋和尚[ bù dài hé shàng ]
⒈ 五代的一位高僧。法名契此,又号长汀子。明州奉化人。以神异著称,常用杖背负一只布袋入市,故称为「布袋和尚」。因他圆寂前说了「弥勒真弥勒,分身千百亿,时时示时人,时人自不识。」时人认为其为弥勒的化身。相传在中国多数佛教寺院里所供奉的大肚弥勒,即为他的造像。
德语Hotei (Sprachw)
相关词语
- bān cáo班曹
- bái shí xiān shēng白石先生
- bái jiǎo白角
- bǎi shì摆饰
- bì zhào碧照
- bǐ cái笔才
- bì chéng cōng避乘骢
- bēi shé huàn yǐng杯蛇幻影
- bīng chuān xué冰川学
- biàn yǔ遍宇
- bāo ké qiāng剥殻枪
- bǐ tè比特
- bǎn yǐn阪尹
- bái lù bì白鹿币
- bài guān xiǎo shuō稗官小说
- bǎi zhōu zhī jié柏舟之节
- bīng xī冰溪
- bèi ān qián备安钱
- bì nì嬖昵
- bù chǐ不齿
- bù liú yú dì不留余地
- bù fǎ gǔ bù xiū jīn不法古不修今
- bó bái襮白
- bù lǎo shào不老少
- bǔ suì卜岁
- bāo zhuāng包装
- bù màn bù zhī不蔓不支
- biàn ān徧安
- bǎi mèi百媚
- bó pó伯婆
- bīng jìng冰竞
- běi shān北山
- bèi cháng jiān kǔ备尝艰苦
- bǎi fū xióng百夫雄
- bàn lù fū qī半路夫妻
- bēi tòng yù jué悲痛欲绝
- bù gēn chí lùn不根持论
- bō nà波那
- běn fǎ本法
- bǎo chuāng zì xuǎn宝窗自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