避地
拼音bì dì
注音ㄅ一ˋ ㄉ一ˋ
繁体避地
词语解释
避地[ bì dì ]
⒈ 亦作“避墬”。
⒉ 谓迁地以避灾祸。
⒊ 犹言避世隐居。
引证解释
⒈ 亦作“避墬”。
⒉ 谓迁地以避灾祸。
引《汉书·叙传上》:“始皇 之末, 班壹 避墬於 楼烦,致马牛羊数千羣。”
《汉书·叙传上》:“﹝ 班彪 ﹞知 隗嚣 终不寤,乃避墬於 河西。”
颜师古 注:“墬,古地字。”
《后汉书·东夷传·濊》:“汉 初大乱, 燕、齐、赵 人往避地者数万口。”
晋 张华 《博物志》卷六:“初, 粲 与族兄 凯 避地 荆州,依 刘表。”
宋 文天祥 《指南后录·东海集序》:“自丧乱后,友人挈家避地。”
清 姚椿 《<乔处士遗集>序》:“尝避地至吾郡,交几社诸人。”
⒊ 犹言避世隐居。
引《后汉书·郅恽传》:“﹝ 郅惲 ﹞后坐事左转 芒 长,又免归,避地教授,著书八篇。”
李贤 注:“避地,谓隐遁也。”
北魏 郦道元 《水经注·渐江水》:“山中有三精舍,高薨凌虚,垂簷带空。俯眺平林,烟香在下,水陆寧晏,足为避地之乡矣!”
明 徐枋 《送笻在师游越》诗:“此行非避地,乘兴独相求。”
国语辞典
避地[ bì dì ]
⒈ 因避乱而迁居他乡。
引《后汉书·卷六八·许劭传》:「方今小人道长,王室将乱,吾欲避地淮海,以全老幼。」
相关词语
- bēi tòng yù jué悲痛欲绝
- bài guān xiǎo shuō稗官小说
- bǎi fū xióng百夫雄
- bǎo chuāng zì xuǎn宝窗自选
- bèi ān qián备安钱
- biàn yǔ遍宇
- bāo ké qiāng剥殻枪
- bì nì嬖昵
- bǎi zhōu zhī jié柏舟之节
- bái jiǎo白角
- bù gēn chí lùn不根持论
- bǎi shì摆饰
- bù lǎo shào不老少
- bō nà波那
- bèi cháng jiān kǔ备尝艰苦
- bù chǐ不齿
- bīng chuān xué冰川学
- bǎn yǐn阪尹
- bǐ tè比特
- bīng jìng冰竞
- bān cáo班曹
- bàn lù fū qī半路夫妻
- bì zhào碧照
- bó pó伯婆
- běi shān北山
- bǐ cái笔才
- bì chéng cōng避乘骢
- bái lù bì白鹿币
- bǎi mèi百媚
- bù màn bù zhī不蔓不支
- bái shí xiān shēng白石先生
- bù fǎ gǔ bù xiū jīn不法古不修今
- biàn ān徧安
- bó bái襮白
- bēi shé huàn yǐng杯蛇幻影
- bù liú yú dì不留余地
- bīng xī冰溪
- bāo zhuāng包装
- bǔ suì卜岁
- běn fǎ本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