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解释
本土[ běn tǔ ]
⒈ 本乡,本来的生长地。
英one's native country;
⒉ 指殖民国家本国领土(对殖民地而言)
英metropolitan territory;
⒊ 国家领土中最大最主要的一块。
引证解释
⒈ 故土,原来的生长地。
引《后汉书·光武帝纪下》:“南单于遣子入侍,奉奏诣闕,於是 云中、五原、朔方、北地、定襄、鴈门、上谷、代 八郡民归于本土。”
《晋书·穆帝纪》:“扶南 笠旃檀 献驯象,詔曰:‘昔先帝以殊方异兽或为人患,禁之。今及其未至,可令还本土。’”
《旧五代史·汉书·杜重威传》:“及 重威 请命, 璉 等邀朝廷信誓,詔许 璉 等却归本土。”
《明史·佞幸传·继晓》:“詔法王、佛子递降国师、禪师、都纲,餘悉落职为僧,遣还本土。”
⒉ 当地,本地。 宋 王谠 《唐语林·补遗四》:“淮南 篙工,不能入 黄河。
引蜀 之 三峡,陕 之 三门,闽越 之 恶溪,南康 赣石,皆絶险之处,自有本土人为工。”
宋 苏轼 《乞禁商旅过外国状》引《熙宁编敕》:“诸客旅於海道商贩,於起发州投状,开坐所载行货名件,往某处出卖。召本土有物力户三人结罪出,保明委不夹带禁物,亦不过越所禁地分。官司即为给公凭。”
⒊ 指殖民国家本国领土。与所控制的殖民地相对而言。
⒋ 指国产鸦片烟土。
引《官场现形记》第四六回:“所谓戒烟者,原戒的是洋药,本不是戒的本土。”
国语辞典
本土[ běn tǔ ]
⒈ 原来生长的地方。
引《书经·多士》:「尔乃尚有尔土,尔乃尚宁干止。」
汉·孔安国·传:「汝多为顺事,乃庶几还有汝本土。」
《后汉书·卷一·光武帝纪下》:「南单于遣子入侍,奉奏诣阙。于是云中、五原、朔方、北地、定襄、鴈门、上谷、代八郡民归于本土。」
反客土
⒉ 殖民国家本国的领土。相对于殖民地而言。
英语one's native country, native, local, metropolitan territory
法语ce pays, cette région, le pays natal
相关词语
- bǐ tè比特
- bù chǐ不齿
- bó bái襮白
- bì zhào碧照
- bì nì嬖昵
- bì chéng cōng避乘骢
- bāo ké qiāng剥殻枪
- bēi tòng yù jué悲痛欲绝
- bèi ān qián备安钱
- běn fǎ本法
- bài guān xiǎo shuō稗官小说
- bù lǎo shào不老少
- bàn lù fū qī半路夫妻
- bǎi fū xióng百夫雄
- bǐ cái笔才
- bēi shé huàn yǐng杯蛇幻影
- bǎi zhōu zhī jié柏舟之节
- bái shí xiān shēng白石先生
- bǎo chuāng zì xuǎn宝窗自选
- biàn ān徧安
- bīng chuān xué冰川学
- bǎn yǐn阪尹
- bù liú yú dì不留余地
- bō nà波那
- bǎi shì摆饰
- biàn yǔ遍宇
- bù fǎ gǔ bù xiū jīn不法古不修今
- bāo zhuāng包装
- bái lù bì白鹿币
- bù gēn chí lùn不根持论
- běi shān北山
- bèi cháng jiān kǔ备尝艰苦
- bīng xī冰溪
- bái jiǎo白角
- bān cáo班曹
- bǎi mèi百媚
- bù màn bù zhī不蔓不支
- bó pó伯婆
- bīng jìng冰竞
- bǔ suì卜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