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体
拼音běn tǐ
注音ㄅㄣˇ ㄊ一ˇ
繁体本體
词性名词
词语解释
本体[ běn tǐ ]
⒈ 事物的本身。
例八音有本体,五音有自然——阮籍《乐论》
英thing-in-itself;
⒉ 哲学名词。形成现象的根本实体(常与“现象”相对)
英noumenon;
引证解释
⒈ 事物的原样或自身。
引《后汉书·应劭传》:“又集驳议三十篇,以类相从,凡八十二事。其见《汉书》二十五,《汉记》四,皆删叙润色,以全本体。”
《北史·魏彭城王勰传》:“帝曰:‘虽琱琢一字,犹是玉之本体。’”
邹鲁 《中国同盟会》:“军事用票发行之后,流通世面,与实银同一使用。然其本体无真价,不过代表实银。”
⒉ 原来的体制、格局。
引北魏 郦道元 《水经注·河水四》:“余按 周处 此志……更为失誌记之本体,差实録之常经矣。”
⒊ 主体。
引南朝 梁 刘勰 《文心雕龙·诸子》:“然繁辞虽积,而本体易总,述道言治,枝条《五经》。”
⒋ 引申为根本的。
引李广田 《论怎样打开一条生路》:“这段话真是简单扼要,说出了今天的文学的本体问题。”
⒌ 佛教称诸法的根本自体或与应身相对的法身。
引《大日经》卷七:“一身与二身,乃至无量身,同入本体。”
清 纪昀 《阅微草堂笔记·滦阳消夏录四》:“惟二公暂入轮迴,旋归本体,无故现此泡影,则不可以理推。”
国语辞典
本体[ běn tǐ ]
⒈ 事物的本身。
⒉ 支持言论、主张的根本思想。
引南朝梁·刘勰《文心雕龙·诸子》:「然繁辞虽积,而本体易总,述道言治,枝条五经。」
同音词
相关词语
- bù gēn chí lùn不根持论
- bù fǎ gǔ bù xiū jīn不法古不修今
- bó bái襮白
- bēi tòng yù jué悲痛欲绝
- bēi shé huàn yǐng杯蛇幻影
- bǐ tè比特
- bàn lù fū qī半路夫妻
- bīng chuān xué冰川学
- bāo zhuāng包装
- bāo ké qiāng剥殻枪
- bǎi zhōu zhī jié柏舟之节
- bù lǎo shào不老少
- bǎi shì摆饰
- bù liú yú dì不留余地
- bái lù bì白鹿币
- bīng xī冰溪
- bǎo chuāng zì xuǎn宝窗自选
- biàn yǔ遍宇
- bǎn yǐn阪尹
- bù màn bù zhī不蔓不支
- běi shān北山
- bǎi mèi百媚
- biàn ān徧安
- bì nì嬖昵
- bái jiǎo白角
- bì chéng cōng避乘骢
- bǐ cái笔才
- bù chǐ不齿
- bì zhào碧照
- bǎi fū xióng百夫雄
- bān cáo班曹
- bō nà波那
- bèi ān qián备安钱
- bài guān xiǎo shuō稗官小说
- běn fǎ本法
- bǔ suì卜岁
- bīng jìng冰竞
- bái shí xiān shēng白石先生
- bó pó伯婆
- bèi cháng jiān kǔ备尝艰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