板儿
拼音bǎn ér
注音ㄅㄢˇ ㄦˊ
繁体板兒
词语解释
板儿[ bǎn ér ]
⒈ 木板。
⒉ 明清时铜钱的俗称。多指劣钱。
⒊ 指戏曲、乐曲唱腔中的节拍。
引证解释
⒈ 木板。
引元 马致远 《岳阳楼》第二折:“三十年前解开你(指柳树精),都是板儿。”
⒉ 明 清 时铜钱的俗称。多指劣钱。
引明 董穀 《碧里杂存·板儿》:“正德 丁丑,余始游京师。初至,见交易者皆称钱为板儿,怪而问焉,则所使者皆低恶之钱,以二折一,但取如数,而不视善否,人皆以为良便也。既而南还,则吾乡皆行板儿矣。好钱遂阁不行。”
清 翟灏 《通俗编·货财》:“今京师犹有以二折一之例,但呼小钱。其好钱乃谓之老官板儿。”
⒊ 指戏曲、乐曲唱腔中的节拍。
引明 汤显祖 《紫箫记·审音》:“唱有三紧:一要调儿记得远;二要板儿落得稳;三要声儿唱得满。”
《红楼梦》第二八回:“﹝ 寳玉 ﹞唱完,大家齐声喝采,独 薛蟠 説:‘没板儿!’”
国语辞典
板儿[ bǎnr (变) bǎr ]
⒈ 拍板。
引明·汤显祖《紫萧记·第六出》:「一要调儿记得远,二要板儿落得稳,三要声儿唱得满。」
清·孔尚任《桃花扇·第二三出》:「唇底罢吹箫,笛儿丢,笙儿坏,板儿掠。」
⒉ 劣质的铜钱。
引明·董谷《碧里杂存·卷上·板儿》:「吾乡自国初至弘治已来,皆行好钱,每白金一分准铜钱七枚无以异也,但拣择太甚以青色者为上,正德丁丑余始游京师,初至,见交易者皆称钱为板儿,怪而问焉,则所使者低恶之钱,以二折一,但取如数而不视善否。」
同音词
相关词语
- bēi tòng yù jué悲痛欲绝
- bái jiǎo白角
- bān cáo班曹
- biàn ān徧安
- běn fǎ本法
- bù lǎo shào不老少
- bō nà波那
- bì zhào碧照
- bài guān xiǎo shuō稗官小说
- bēi shé huàn yǐng杯蛇幻影
- bó pó伯婆
- bīng chuān xué冰川学
- bó bái襮白
- bīng xī冰溪
- bì chéng cōng避乘骢
- bǔ suì卜岁
- bāo ké qiāng剥殻枪
- biàn yǔ遍宇
- bǎi mèi百媚
- bǐ cái笔才
- bǎi fū xióng百夫雄
- bǎo chuāng zì xuǎn宝窗自选
- bàn lù fū qī半路夫妻
- bù gēn chí lùn不根持论
- bái lù bì白鹿币
- bù fǎ gǔ bù xiū jīn不法古不修今
- bèi ān qián备安钱
- bù chǐ不齿
- bīng jìng冰竞
- bù màn bù zhī不蔓不支
- bǐ tè比特
- bǎi shì摆饰
- bāo zhuāng包装
- bì nì嬖昵
- bǎi zhōu zhī jié柏舟之节
- bǎn yǐn阪尹
- bù liú yú dì不留余地
- bèi cháng jiān kǔ备尝艰苦
- bái shí xiān shēng白石先生
- běi shān北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