阿育王
拼音ā yù wáng
注音ㄚ ㄩˋ ㄨㄤˊ
繁体阿育王
词语解释
阿育王[ ā yù wáng ]
⒈ 梵语。或译作阿输迦。意为无忧王。为古印度名王旃陀罗笈多之孙,宾头沙罗之子,初奉婆罗门教,后皈依佛教,崇佛教为国教。颁布许多以佛教治国的敕令,刻在山岩或石柱上,并派人到国外传教,对以后佛教的发展有很大影响。
引证解释
⒈ 梵语。或译作 阿输迦。意为 无忧王。为古 印度 名王 旃陀罗笈多 之孙, 宾头沙罗 之子,初奉婆罗门教,后皈依佛教,崇佛教为国教。颁布许多以佛教治国的敕令,刻在山岩或石柱上,并派人到国外传教,对以后佛教的发展有很大影响。
引北魏 郦道元 《水经注·河水一》:“阿育王 坏七塔,作八万四千塔,最初作大塔,在城南二里餘…… 阿育王 于此作 泥梨城。”
范文澜 《唐代佛教·佛教各宗派》:“公元前三世纪中,有 阿育王 信奉佛教,供养僧徒。”
国语辞典
阿育王[ ā yù wáng ]
⒈ 印度古代国王。梵语Aśoka,意译无忧。为古印度名王旃陀罗笈多之孙。西元前二百七十三年即位,在位期间,几乎统一全印度,后归依佛教,并大力推行佛教,广立碑敕传说阿育王在华氏城举行第三次佛典结集,并派人到国外传法,对后来佛教发展影响极大。
英语Ashoka (304-232 BC), Indian emperor of the Maurya Dynasty 孔雀王朝[Kong3 que4 Wang2 chao2], ruled 273-232 BC
德语Ashoka (Eig, Pers, 304 - 232 v.Chr.)
法语Ashoka
相关词语
- ái yán捱延
- ào zòng傲纵
- áo sǒu聱叟
- ān zāi安哉
- ān jí bǎo de mó gōng安吉堡的磨工
- ā sēng qí阿僧祇
- ào dàn傲诞
- áo mín敖民
- āi sù挨宿
- āi ǎi埃蔼
- àn zhí案值
- àng sī盎司
- ān xī rì安息日
- ài jǐng爱景
- ān zhēn安祯
- ǎi zhǐ矮纸
- àn shā按杀
- ā ěr shān wēn quán阿尔山温泉
- áo xīn fèi lì熬心费力
- āo tū bù píng凹凸不平
- áng rán昂然
- ān quán安痊
- áo yá jí qū聱牙佶屈
- ài mén隘门
- ào yì奥义
- áng cáng qī chǐ昂藏七尺
- ān huā鞍花
- àn jiǔ按酒
- āi lián哀怜
- ān qìng shì安庆市
- àn chá按察
- àn lǐ shǐ jìn暗里使劲
- áo lè遨乐
- āi fāng kào yuàn挨坊靠院
- áo nòng敖弄
- áo tiān鳌天
- àn xiàn按县
- āi āi哀哀
- ān wēi安危
- àn shì暗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