地志
拼音dì zhì
注音ㄉ一ˋ ㄓˋ
繁体地志
词语解释
地志[ dì zhì ]
⒈ 记载国或区域的地形、气候、居民、政治、物产、交通等的变迁的书。
英annals of local history; local chronicles;
引证解释
⒈ 见“地志”。亦作“地誌”。专记地理情况的书。
引晋 张华 《博物志》卷一:“余视《山海经》及《禹贡》、《尔雅》、《説文》、地志,虽曰悉备,各有所不载者,作略説。”
宋 沉括 《梦溪笔谈·辩证二》:“今 东海县 乃 汉 之 赣榆,自属 琅琊郡,非古之 东海 也…… 延年(石延年 )不讲地誌,但见今谓之 东海县,遂以二 疏 名之,极为乖误。”
孙犁 《关于儿童文学》:“有时教子弟念 金 元 的历史,念边疆的地志。”
国语辞典
地志[ dì zhì ]
⒈ 早期的地方志书。最早出现于东汉,现知有《益州志》一种。魏晋南北朝时,地志有所发展,如韦昭的《吴郡国志》。常璩的《华阳国志》等。到隋唐二代,地志趋向衰落,入宋后便趋于消失,而为图经和方志所取代。地志的发展虽不如地记之兴盛,但由于它所记载的内容丰富,统合古今,而且横排门类,所以已有方志的雏形。也作「地志」。
⒉ 一般的舆地书籍。
德语Topografie (S)
相关词语
- diāo tóng雕桐
- dà yú大雩
- diào fù吊赙
- dé sù德素
- diǎn tāng点汤
- dài jì代济
- dì sān chǎn yè第三产业
- diǎn cái典裁
- dàn è瘅恶
- duó wǔ铎舞
- dǎo chí gàn gē倒持干戈
- diào yǎng掉瀁
- dēng chóng jùn liáng登崇俊良
- dòu chóng yú míng豆重榆瞑
- dà xīn大昕
- dí shuǐ狄水
- dào guà zǐ倒挂子
- dòng xī动息
- dān dèng zǐ单凳子
- dāng qián jué yì当前决意
- dà gù大故
- dài hái代还
- dān fèng丹凤
- diǎn xué点穴
- dāi sì mù jī呆似木鸡
- dà bāo gān大包干
- dì xiá地峡
- dàn màn bù jīng诞谩不经
- dǔ xìng笃性
- diān miǎn gōng lù滇缅公路
- dàn yuān huò hù蟺蜎蠖濩
- dāng miàn luó,duì miàn gǔ当面锣,对面鼓
- dǐng xiāng qǐng yuàn顶香请愿
- dǎo qì倒气
- dì jī帝姬
- dì xián帝闲
- diān tóu bǒ nǎo颠头簸脑
- dān zhě丹赭
- dì sān cì guó nèi gé mìng zhàn zhēng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
- duó lǐ夺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