燥湿
拼音zào shī
注音ㄗㄠˋ ㄕ
繁体燥濕
词语解释
燥湿[ zào shī ]
⒈ 亦作“燥湿”。
⒉ 干燥和潮湿。
⒊ 指日常生活起居。
⒋ 指世态炎凉。
⒌ 中医指燥热或寒湿的症侯。
引证解释
⒈ 干燥和潮湿。
引《左传·襄公三十一年》:“宾至如归,无寧菑患;不畏寇盗,而亦不患燥湿。”
《吕氏春秋·重己》:“昔先圣王……其为宫室臺榭也,足以辟燥溼而已矣。”
高诱 注:“燥谓阳炎,溼谓雨露。”
唐 杜甫 《秋日夔府咏怀奉寄郑监李宾客一百韵》:“律比 崑崙 竹,音知燥溼絃。”
清 谭嗣同 《与沉小沂书》之二:“凡物春夏则涨,秋冬则缩,寒暑燥湿使然也。”
⒉ 指日常生活起居。
引《汉书·丙吉传》:“吉 即时病,輒使臣 尊 朝夕请问皇孙,视省席蓐燥湿。”
《三国志·吴志·骆统传》:“常劝 权 以尊贤接士,勤求损益,饗赐之日,可人人别进,问其燥溼,加以密意,诱諭使言,察其志趣,令皆感恩戴义。”
《资治通鉴·汉献帝建安五年》引此文, 胡三省 注云:“人之居处,避湿就燥。问其燥湿者,问其居处何如也。”
清 梅曾亮 《朱孺人墓志铭》:“吾妇幼失母,专其事母者事父,及后母遗腹弟。调燥湿,御侵侮,皆与其劳。”
⒊ 指世态炎凉。
引汉 蔡邕 《辞郡辟让申屠蟠书》:“﹝ 申屠蟠 ﹞安贫乐潜,味道守真,不为燥溼轻重,不为穷达易节。”
唐 陆龟蒙 《幽居赋》:“颂厥土之三壤,託高风之四邻,纔祛燥湿,稍远嚣尘。”
宋 司马光 《昔别赠宋复古张景淳》诗:“皎如百鍊精,不为燥湿易。”
⒋ 中医指燥热或寒湿的症侯。
引《醒世恒言·李道人独步云门》:“医者意也……看害病的是那地方人,或近山或近水,就与他分个燥湿。”
国语辞典
燥湿[ zào shī ]
⒈ 干燥与潮湿。
引《左传·襄公三十一年》:「恐燥湿之不时,而朽蠹以重敝邑之罪。」
⒉ 日常起居生活。
引《汉书·卷七四·丙吉传》:「吉即时病,辄使臣尊朝夕请问皇孙,视省席蓐燥湿。」
《资治通鉴·卷六三·汉纪五十五·献帝建安五年》:「飨赐之日,人人别进,问其燥湿」句下元·胡三省·注:「人之居处,避湿就燥。问其燥湿者,问其居处何如也。」
相关词语
- zhī jìn néng suǒ知尽能索
- zōng gōng宗工
- zì shì自释
- zhēn zhì贞质
- zhēng yī kǒu qì争一口气
- zuò fǎn作反
- zāo gāo糟糕
- zhān zhūn邅迍
- zhǎng zhí掌执
- zhòng xīng huán jí众星环极
- zhuō sè拙涩
- zhè shān wàng zhe nà shān gāo这山望着那山高
- zǎo shù澡潄
- zhà yá炸牙
- zhì zé治择
- zhí yán zhèng jiàn直言正谏
- zhé jiǎn折简
- zhèng zhī正支
- zhàn róng战容
- zài jī再朞
- zǐ mèi huā姊妹花
- zhōng líng忠灵
- zhā zǐ查滓
- zhōng xiāo wǔ中宵舞
- zǐ wài xiàn紫外线
- zuǒ xíng左行
- zhōng zhí钟值
- zhēn shuǎng贞爽
- zhòu niǎo噣鸟
- zhēn shén甄神
- zhōng wài hé zī jīng yíng qǐ yè中外合资经营企业
- zhī zhí祗直
- zǔ zǔ sūn sūn祖祖孙孙
- zhì wén制文
- zuì háo醉毫
- zòu míng奏明
- zī huàn资宦
- zào yáo shēng fēi造谣生非
- zhuì zhào缀兆
- zuò dà作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