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藴
拼音wǔ yùn
注音ㄨˇ ㄩㄣˋ
繁体五藴
词语解释
五蕴[ wǔ yùn ]
⒈ 佛教指人的色、受、想、行、识五种刹那变化的成分,由这五种成分的暂时结合而形成了个我。
英skandhas;
引证解释
⒈ 梵语意译。佛教语。指色、受、想、行、识五者假合而成的身心。色为物质现象,其余四者为心理现象。佛教不承认灵魂实体,以为身心虽由五蕴假合而不无烦恼、轮迴。又名“五阴”、“五众”。
引《心经》:“观自在菩萨 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,照见五藴皆空,度一切苦厄。”
唐 慧能 《坛经·机缘品》:“法性是生灭之体,五藴是生灭之用。”
宋 苏轼 《答子由颂》:“五藴皆非四大空,身心河岳尽圆融。”
明 高明 《琵琶记·寺中遗像》:“人人在十洲三岛,个个浄五藴六根。”
国语辞典
五蕴[ wǔ yùn ]
⒈ 佛教用语。蕴为堆、积聚的意思。佛教称构成人或其他众生的五堆成分为「五蕴」。分别为色蕴、受蕴、想蕴、行蕴、识蕴。其中除色蕴之外,其余皆属精神层面。色指组成身体的物质,受指感觉,想指意象、概念,行指意志,识指认识分别作用。由于每一种蕴,都是由许多分子积聚而成,故称为「蕴」。
引《般若波罗蜜多心经》:「观自在菩萨,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,照见五蕴皆空。」
相关词语
- wěi zhàng委杖
- wén jī wǔ闻鸡舞
- wēi ěr xùn威耳逊
- wēi kù威酷
- wú lèi无类
- wǔ bì五辟
- wéi qiáng帷墙
- wǎn jìn晩近
- wén xué shè文学社
- wěi jì猥计
- wēng zhòng翁仲
- wǔ fèng舞凤
- wǔ chá午茶
- wěi liè猥劣
- wú bō无拨
- wáng liú王刘
- wēi nǎo mào危脑帽
- wǎn lōu挽搂
- wù wài rén物外人
- wù xù鋈续
- wù máng máng雾茫茫
- wēi jìn威禁
- wū yín乌银
- wéi qiè韦箧
- wán měi jìng jiè完美境界
- wài jì外祭
- wāi fēng xié qì歪风邪气
- wǎ là guó瓦剌国
- wén sōu dīng jiǎ文搜丁甲
- wú piān wú bēi无偏无陂
- wú shēng wú xiù无伤无臭
- wěi jué痿蹷
- wàng yáng ér tàn望洋而叹
- wù shuí兀谁
- wài mǔ外母
- wáng rì亡日
- wēi xié微邪
- wēi fèng威凤
- wú chéng芜城
- wǔ wáng zhàng五王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