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汉语字典 >

藴的意思解释

艹部18画上下结构U+85F4

艹部

18画

15画

上下结构

AXJL

TVFT

EZKL

44912

U+85F4

122554444251125221 横、竖、竖、撇折、撇折、点、点、点、点、竖、横折、横、横、竖、横折、竖、竖、横

的组词的笔顺

意思解释


yùn

基本解释

见“蕴”。

外语翻译


  • collect

康熙字典


康熙字典原文

正文

卷别 :正文・申集上 部首:艸部 )

唐韻》:於粉切;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委粉切,𡘋音縕。玉篇》:積也、聚也、蓄也。詩・大雅》:蘊隆蟲蟲。又,〈檜風〉:我心蘊結。又,《左傳・隱三年》蘋蘩薀藻之菜,《韻會》云應作蘊。【註】蘊藻,聚藻,此草好聚生也。

又,聚草以𤑔火曰蘊。韓詩外傳》:里母朿蘊請火于去婦之家〔「朿」應為「束」字形誤,「請火」下衍一「于」字。《韓詩外傳》本作:里母曰:「安行,今令姑呼汝。」即束蘊請火去婦之家〕前漢・召信臣傳》:𤓉蘊火。

又,《類篇》:於問切,音慍 —— 義同。

又,《韻會》與怨通。荀子・富國篇》:富有天下而無怨財。【註】怨同「蘊」。

又,與宛通。荀子・富國篇》:使民夏不宛暍。【註】宛讀爲蘊。

又,與縕通。易・繫辭》:乾坤,其易之縕耶。又,《羣經音辨》:紆云切,音氳 —— 蘊淪,波也。爾雅・釋水》:小波爲淪。【註】言蘊淪。

又,讀入聲。莊子・齊物論》:萬物盡然,而以是相蘊。【註】於積反。

又,《集韻》:烏昆切,音溫。揚子《方言》:饒也。

注解

〔蘊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申集上,康熙部首是艸部

〔蘊〕字拼音是yùn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艹、縕

〔蘊〕字造字法是形聲。从艸,蘊( yùn ) 聲。本义是積聚,蓄藏。

〔蘊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yùn] ⑴ 積聚。⑵ 蓄藏;包含。⑶ 深奧的涵義。如⑷ 盛。⑸ 尊崇。⑹ 通「熅」。悶熱。⑺ 通「緼」。亂麻。⑻ 佛家用語。梵文skandha的意譯,意為類別。佛家稱色、受、想、行、識為「五蘊」,為對一切有為法的概括和分類。 [wēn] ⑴ 饒。⑵ 水草名。

说文解字
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一下反切於粉切頁碼26頁,第24

異體

薀積也。从艸溫聲。《春秋傳》曰:「薀利生孽。」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二反切迂吻反頁碼96頁,第4行,第1

薀積也。從艸溫聲。《春秋傳》曰:「蕰利生孽。」

鍇注臣鍇曰:「《春秋左傳》曰:『芟夷蕰崇之。』但積之低爲藴;堆之高爲崇。」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一下反切於粉切古音第十三部頁碼159頁,第2許惟賢69頁,第10

薀積也。

段注《左傳》。芟夷薀崇。杜注。薀,積也。又蘋𦾴薀藻之菜注。薀藻,聚藻也。《小雅》都人士,《禮記・禮運》,借菀苑字爲之。

从艸。溫聲。

段注於粉切。十三部。俗作蘊。

《春秋傳》曰:薀利生孽。

段注《左傳》昭十年文。

©2025 在线词典网[www.zxcidian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在线词典网是专业的词语、成语、字典在线查询网站,本站数据仅供参考,最终以新华字典、汉语词典、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