鹦鹉
拼音yīng wǔ
注音一ㄥ ㄨˇ
繁体鸚鵡
词性名词
词语解释
鹦鹉[ yīng wǔ ]
⒈ 广泛分布于热带地区的许多属于鹦形目(Psittaciformes)的对趾足鸟,头圆,具有特别粗壮、弯曲而且有蜡膜的尖钩喙,上嘴大,常有羽冠,羽毛鲜艳多彩,能模仿人说话。
例鹦鹉能言,不离飞鸟。——《礼记》
英parrot;
⒉ 酒器名。
例空持暖玉擎鹦鹉。——明·何景明《明月篇》
引证解释
⒈ 鸟名。头圆,上嘴大,呈钩状,下嘴短小,舌大而软,羽毛色彩美丽,有白、赤、黄、绿等色。能效人语,主食果实。
引《礼记·曲礼上》:“鸚鵡能言,不离飞鸟。”
唐 段成式 《酉阳杂俎·羽篇》:“鸚鵡,能飞,众鸟趾前三后一,唯鸚鵡四趾齐分。凡鸟下瞼眨上,独此鸟两瞼俱动,如人目。”
清 吴兰修 《黄竹子传》:“竹窗昼静,鸚鵡呼茶,香奩之福地也。”
⒉ 比喻有才之士。
引唐 纪唐夫 《送温庭筠尉方城》诗:“凤皇詔下虽霑命,鸚鵡才高却累身!”
⒊ 指鹦鹉杯。
引南朝 梁简文帝 《答张缵谢示集书》:“车渠屡酌,鸚鵡骤倾。”
宋 张元干 《满庭芳·寿富枢密》词:“香檀缓,杯传鸚鵡,新月正娟娟。”
元 刘永之 《池阁独坐怀周伯宁诸公》诗:“鸚鵡怀深酌,空候想缓调。”
⒋ 指 鹦鹉洲。
引宋 刘过 《沁园春·送王玉良》词:“看飞鳧仙子,张帆直上, 周郎 赤壁,鸚鵡 汀洲。”
宋 姜夔 《清波引》词序:“予久客 古沔,沧浪 之烟雨, 鸚鵡 之草树, 头陀、黄鹤 之伟观, 郎官、大别 之幽处,无一日不在心目间。”
⒌ 指 汉 袮衡 所作《鹦鹉赋》。
引唐 杜甫 《奉赠太常张卿垍二十韵》:“健笔凌《鸚鵡》,銛锋莹鷿鵜。”
仇兆鳌 注:“《后汉书》:禰衡 在 黄祖 座,作《鸚鵡赋》,笔不停輟,文不加点。”
国语辞典
鹦鹉[ yīng wǔ ]
⒈ 动物名。鸟纲鹦鹉目。体长约三十公分,嘴大而短,上嘴钩曲覆下嘴,舌肥厚,善学人语。羽毛有白、红、黄、绿等色。栖于热带森林或岩洞树穴中。
相关词语
- yǔn tiē允帖
- yì huì翳薉
- yōu jù忧惧
- yuān hēi渊黑
- yào rǎng要壤
- yì qí抑齐
- yú jiǎo隅角
- yì zhì意志
- yūn méi yuē bìn晕眉约鬓
- yīng zuǐ鹰嘴
- yī yán shī一言诗
- yùn yì运役
- yóu yù游誉
- yī shān lán lǚ衣衫褴褛
- yì xiàng意向
- yān zhào燕赵
- yōu jì幽迹
- yè yè业业
- yán biǎn严褊
- yǎn jié偃节
- yí è颐腭
- yǐ quē fā shēng qì乙炔发生器
- yíng mǎn盈满
- yǐn chǔ隐处
- yáng lù阳禄
- yù è遇厄
- yōng dé庸德
- yín zhēn银针
- yí zān zhuì ěr遗簪坠珥
- yōu lì优隶
- yì fēi羿妃
- yìng chè映彻
- yòu yàn侑宴
- yī fāng一方
- yù zhī预支
- yán jiàn言谏
- yóu lǐ由礼
- yú yán舆言
- yí chuán xué遗传学
- yī shuǐ ér一水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