冰释
拼音bīng shì
注音ㄅ一ㄥ ㄕˋ
繁体冰釋
词性动词
词语解释
冰释[ bīng shì ]
⒈ 像冰一样融化,比喻怀疑、嫌隙等完全消除。
例疑团冰释。
英disappearance of misunderstanding;
引证解释
⒈ 原谓冰溶化消失。后用以喻指涣散或离散。
引《老子》:“古之善为士者,微妙玄通,深不可识。夫唯不可识,故强为之容,与兮若冬涉川,犹兮若畏四邻,儼兮其若客,涣兮若冰之将释。”
汉 桓宽 《盐铁论·刺权》:“是以耕者释耒而不勤,百姓冰释而懈怠。何者?己为之而彼取之。”
《汉书·中山靖王刘胜传》:“臣闻社鼷不灌,屋鼠不熏。何则?所託者然也。臣虽薄也,得蒙肺附;位虽卑也,得为东藩,属又称兄。今群臣非有葭莩之亲,鸿毛之重,羣居党议,朋友相为,使夫宗室摈却,骨肉冰释。斯 伯奇 所以流离, 比干 所以横分也。”
颜师古 注:“冰释,言销散也。”
⒉ 常以喻疑点、隔阂、误会等完全消除。
引唐 张说 《故吏部侍郎元公碑铭》:“七岁属文,邈有高致。十四通五经大旨,百家之言,先儒未諭,一览冰释。”
明 李贽 《寄答留都》:“我但不敢害人,勿管彼之説我害人。则处己处彼,两得其当,纷纷之言,自然冰释。”
清 李渔 《怜香伴·强媒》:“老舅与他原是夙好,又受新知,虽有嫌疑,自然冰释。”
郭沫若 《创造十年》九:“原稿我寄还了 寿昌,他的疑团也就冰释了。”
国语辞典
冰释[ bīng shì ]
⒈ 像冰溶解消散,不留痕迹。比喻嫌隙、怀疑、误会等完全消失。
引南朝梁·萧统〈文选序〉:「冰释泉涌,金相玉振。」
《文选·杜预·春秋左氏传序》:「涣然冰释,怡然理顺。」
例如:「他们之间的误会已冰释,握手言欢了。」
相关词语
- bái lù bì白鹿币
- bēi tòng yù jué悲痛欲绝
- bái jiǎo白角
- bǎi mèi百媚
- bǎo chuāng zì xuǎn宝窗自选
- bīng xī冰溪
- bèi ān qián备安钱
- bān cáo班曹
- bó pó伯婆
- bàn lù fū qī半路夫妻
- bù fǎ gǔ bù xiū jīn不法古不修今
- bǐ tè比特
- bīng chuān xué冰川学
- bīng jìng冰竞
- běn fǎ本法
- bǔ suì卜岁
- bǎi shì摆饰
- bù gēn chí lùn不根持论
- bǐ cái笔才
- bāo ké qiāng剥殻枪
- bì nì嬖昵
- bó bái襮白
- biàn yǔ遍宇
- bāo zhuāng包装
- bēi shé huàn yǐng杯蛇幻影
- bù màn bù zhī不蔓不支
- bǎi fū xióng百夫雄
- bù liú yú dì不留余地
- bái shí xiān shēng白石先生
- bō nà波那
- bài guān xiǎo shuō稗官小说
- bù chǐ不齿
- bǎn yǐn阪尹
- bù lǎo shào不老少
- běi shān北山
- bì zhào碧照
- biàn ān徧安
- bèi cháng jiān kǔ备尝艰苦
- bǎi zhōu zhī jié柏舟之节
- bì chéng cōng避乘骢